为何《易经》说天人合一,却不说地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名词,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知道,最起码都听说过,但却又说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似乎是一个怎么说都对,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像不全面、不准确的命题。千百年来,无数人就此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定论。

在一些很普通景观上,都石刻着“天人合一”,可见其普及度之高,事实上,“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有些终极概念性质的哲学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流长,作为其最基本的命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这就恰如,鲁迅先生在《文学和出汗》所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深邃的天际,浩瀚的宇宙,古人和我们并不懂“天人合一”,有人认为出自董仲舒,就是所谓的糊弄皇帝的“天人感应”的基本原理。不管有没有道理,但确实深刻影响了强大的汉朝,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出现,“天人感应”才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最早来源应该是出自《易经》。

《易传·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则更简洁直白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天人合一”,应该是“天地人合一”的简称。
mcxyi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2-26 12:26: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名词,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知道,最起码都听说过,但却又说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似乎是一个怎么说都对,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像不全面、不准确的命题。千百年来,无数人就此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定论。

在一些很普通景观上,都石刻着“天人合一”,可见其普及度之高,事实上,“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有些终极概念性质的哲学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流长,作为其最基本的命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这就恰如,鲁迅先生在《文学和出汗》所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深邃的天际,浩瀚的宇宙,古人和我们并不懂“天人合一”,有人认为出自董仲舒,就是所谓的糊弄皇帝的“天人感应”的基本原理。不管有没有道理,但确实深刻影响了强大的汉朝,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出现,“天人感应”才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最早来源应该是出自《易经》。

《易传·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则更简洁直白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天人合一”,应该是“天地人合一”的简称。

超脱时代,超脱社会。与真理融为一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追求真实的自己,理想和真理。只有超脱时代,超脱社会,超脱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定论。

天人合一包括天地人合一,因为传统讲地是天的形制体现,地人合一从本质上还是天人合一,这个从古就有认知,地不过是因缘际会的产物,是天的变化。

千百年来,无数人就此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定论。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有些终极概念性质的哲学问题。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强调三才之道:天才,地才,人才,三者并立起来,将人放在三者中的核心地位。天有天道,天道就是万物之始,孕育万事万物;地有地道,地道就是生养万事万物;人也有人道,人道就是成就万物。具体来说:天道是阴阳,地道是柔刚,人道是仁义。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

因为人本来就在地上生存,已经是一体了,如果说天人合一的话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天地人合一。

因为天在古人触不到的地方,而地在脚下,是可以丈量的,对古人来说,天是有大智慧的。

中医讲的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合一,中医能够治病除根就在于此。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流长,作为其最基本的命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这个恐怕得问易经的作者了。

为何《易经》说天人合一,却不说地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名词,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知道,最起码都听说过,但却又说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似乎是一个怎么说都对,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像不全面、不准确的命题。千百年来,无数人就此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

《易经》说天人合一,为何不说地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

此种天人合德说,不只是顺应自然,而且是利用和控制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也即“裁成辅相”说。“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努力,对自然物的变化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以成就自然化育万物的功能。此说可以称为天人谐调论。毫...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下面就从《周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

《易经》之天人合一

《易经》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人相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天和人两者往往会对彼此产生影响,互相作用,相生相克。天人合一是说,天和人本质上是一体的,天是人的本源,天上的事物和人的事物是相通的,二者互相渗透、交流。凡是天上有的东西,在人间必然有其显现的形态;人间的...

《易经的智慧》笔记,第三集:天人合德

所以天人合一,天理和人心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就是天人合德 《易经》为什么衰落 易经是从汉朝开始衰落的,易经本身也逃不过盛极必衰的规律,秦始皇烧书,好的是易经留了下来,坏的就是大家都认为易经是占卜用的书,所以从汉朝相术就大量流行,相术流行就把易经的道德性拉回了知识性,这是很可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