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表
- 赵姓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 钱姓
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2位。钱姓可以追溯至黄帝七世孙彭祖。这位史传寿高880岁的寿星真名叫篯铿,后被尧赏识,受封于大彭,成为彭姓的祖先。而彭祖之子篯孚,在西周都城,任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篯孚就以“钱”为姓,所以彭姓与钱姓本为一家,民间至今也有“彭钱不分家”的说法。由于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篯孚必在京为官,所以钱姓也是发源于陕西一带。先秦时钱姓表现不明朗。秦汉时期,钱姓在江苏徐州一带静静地发展起来,三国时,钱姓已经遍布了江苏、浙江和安徽。晋朝时江西成为钱姓的另一重要的基地。唐朝之前,钱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和长江南北。钱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之际,钱镠被唐、后梁朝廷相继封为越王、吴越王,公元907年受封为吴越国王,即在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吴越国,传五主,割据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达86年,钱镠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子孙很快在江浙地区繁衍。不久钱姓进入了闽粤地区,清初涉足台湾。2013年钱姓人口约有249万,排在全国第93位。钱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云南等省市。
- 孙姓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妫姓孙氏)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李姓
李姓,宋朝第二大姓。元朝、明朝第三大姓。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李姓人口达到1.009亿人,为全国第二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 周姓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属于以氏族和国名作氏。据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周”在2020年“百家姓”中排第10位,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古今绝大多数周姓人奉黄帝玄孙后稷为周姓始祖,也有一些周姓人尊黄帝之臣周昌、周文王姬昌或者周公姬旦为得姓始祖。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随着周王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周姓也由西向东迁徙,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成为巨族。周姓原来主要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秦灭六国以及秦末战乱,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之时,周姓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唐末五代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开始移居海外。当今周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湖南、江苏、四川,三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26.7%,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江西七省,占周姓总人口的38%。
- 吴姓
吴姓,中华姓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发源于江苏无锡。古代吴姓郡望分布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濮阳郡(今河南濮阳市),延陵郡(今江苏常州)。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近代,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据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780万人,排名第9位。
- 郑姓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2013年,中国郑姓户籍人口1240.6875万。
- 王姓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周朝国姓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历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中国姓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王姓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一,达到10183.22万人,占比为7.21%。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大姓。
- 冯姓
冯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为序的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约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的0.64%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汉唐时期,冯氏繁衍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颍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北燕昭成帝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出岭南者,是唐越国公冯盎的后裔。
- 陈姓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据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历史上陈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西汉名相陈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唐朝诗人陈陶;南宋思想家陈亮;明朝画家陈洪绶;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老陈云,元帅陈毅,数学家陈景润,历史学家陈寅恪、陈述、陈垣等等。
- 褚姓
褚氏,子姓,殷后,宋共公时名为子石者为褚师,遂以褚师为氏,后世略去师,遂为褚氏,卫国大夫褚师圃也为褚师氏,此说出自郑樵《通志氏族略》。清人陈廷炜根据《左传》“王宿于褚氏”,《后汉书·郡国志》“洛阳……有褚氏聚”的记载,认为大约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望出河南。宋朝时期,褚姓大约有2万8千人,主要分布于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朝时期,褚姓发展到3万2千人,当时浙江、江苏、山西、河北为褚姓比较集中的地区。2006年,褚姓的人口大约有36万,为第二百二十五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9%。2013年,褚姓总人口排名201。目前褚姓的第一大省为浙江,大约占全国褚姓人口的18%,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是褚姓的主要分布区,五省褚姓大约占全国褚姓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河北、湖北、上海、山西等省市。《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褚姓历代名人47名,占总名人数的0.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六十三位。褚姓著名人物有西汉史学家褚少孙,东晋征北大将军褚裒,唐大臣兼书法家褚遂良,中国电工学家褚应璜。
- 卫姓
卫姓,中华姓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九个儿子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卫姓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四川、河南,这四省大约占卫姓总人口的77.0%。山西为卫姓第一大省,约占卫姓总人口的24%。其次分布于上海、江苏、贵州、山东等省市。全国形成了以晋秦为中心,向南移动的卫姓分布区。卫姓历代重要人物有:西汉大将军、长平侯卫青,丞相、建陵侯卫绾;东汉学者卫宏;西晋画家卫协,书法家卫恒;东晋书法家卫铄;南宋淳熙进士、参知政事卫泾;中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卫立煌等。
- 蒋姓
蒋姓是中国百家姓之一,据《元和姓纂》中记载,蒋氏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乃周公旦第三子蒋伯龄之后,以国名蒋国(今河南省淮滨县)为氏。蒋氏是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宋朝时期,蒋姓大约2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4%,排在六十一位。江苏为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蒋姓总人口的22.6%。明朝时期,蒋姓大约近4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3%,排在第四十三位。江苏仍为蒋姓第一大省,约占蒋姓总人口的23.2%。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上)》数据,当代蒋姓的人口已近540万,为全国第四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江苏三省,大约占蒋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安徽、重庆、贵州五省市,大约又占了蒋姓总人口的31%。四川居住了蒋姓总人口的17%,为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以川渝湘、苏浙为中心的蒋姓聚集区。蒋姓的郡望主要是乐安。蒋姓的堂号有乐安、钟山和九侯。《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蒋姓历代名人214名,占总名人数的0.4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九位。蒋姓历代重要人物有:西汉兖州刺史蒋诩,交州刺史蒋晋;三国东吴名将蒋钦,蜀汉丞相长史蒋琬;北朝北魏书画家兼雕刻家蒋少游;唐朝宰相蒋伸,魏州剌史蒋钦绪,文学家蒋防;北宋书法家蒋璨;南宋词人蒋捷;明朝定西侯蒋贵;清朝戏曲作家兼文学家蒋士铨;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当代历史学家蒋廷黻,诗人蒋正涵(艾青)等。
- 沈姓
沈姓主要源出于嬴姓、姒姓、姬姓和芈姓。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十四位。至2007年,中国沈姓近60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5%,排列第37位。
- 韩姓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 杨姓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台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 朱姓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 秦姓
秦姓,中华姓氏。秦姓最早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于鲁,周公之子伯禽裔孙食采于秦邑,子孙以邑名为氏。又周孝王封伯益后裔非子于秦亭,建立秦国,国亡,支庶以秦为氏。先秦时期,秦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是秦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西汉初,刘邦迂山东秦姓充实关中,同时由山东向南移民江苏,开始进入东南地区。三国两晋时,秦姓在四川、中原地区继续发展,在湖南、江西已有分布。宋元明时,秦姓迁入了广西、贵州、福建等地。秦姓为全国第七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6%。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广西、河北、四川、山西五省区,大约占全国秦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重庆、江苏、湖北、安徽,四省的秦姓又集中了22%。海外秦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亚洲还有日本秦氏,日本首相就有姓秦的最后改为日本姓氏。
- 尤姓
尤姓是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9位,在台湾第八十四大姓。主要出自沈姓,五代时沈姓为避讳而改。五代至两宋,尤姓除继续繁衍于福建外,已开始播迁于福建周边省份。宋末,元兵大举南侵,宋赵王朝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尤姓或仕宦,或逃难,于是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尤姓人落籍。而一些大胆的尤姓人则举家北上。宋末至元,尤姓在北方繁衍兴旺。明初,山西尤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郑和下西洋时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尤姓有渡海赴台,扬帆东南亚者。另外,尤安礼随父由江苏长洲(今苏州)徙居武昌,尤求由长洲移居太仓。清代尤萃由浙江嘉兴徙居平湖。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当代尤姓的人口约有80万,为全国第一百六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4%。自宋朝1000年中尤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尤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北京、江苏,这三省市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河北、湖北、台湾,这五省市又集中了19%。尤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东南苏浙闽台、北部豫冀为中心的两块尤姓分布区。
- 许姓
许姓,中华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许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据考古及基因研究显示,中国人的起源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南方沿海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即许氏以及其它姓氏多发源于南方沿海一带。基因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先是到达了中国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进入黄河流域。这一结论,颠覆了学术界认为史前亚洲人由北往南迁徙的主流观点。亦有许姓由北往南迁之说,据说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诏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以后许姓大举南迁繁衍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移居海外。迁至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 何姓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在当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 吕姓
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2007年和2010年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在台湾省排名第二十六位,在2018年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位。人口约七百零一万五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4%左右。吕姓在中国国内分布以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浙江、福建为最,其中河南、山东两省人口占汉族吕姓人口的 31%,其次为广东、河北、陕西、甘肃、广西、江西、台湾等省。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 施姓
施姓,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五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零五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记。
- 张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宋朝第三大姓。元朝、明朝第二大姓。2019年1月,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张姓人口总数达到了0.954亿,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 孔姓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人以其名为姓;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为孔姓的孔姓始祖。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出自姬姓孔氏,以郑穆公后人孔张的名为姓;卫国有出自古佶姓孔氏,为黄帝后裔,以祖字为姓;陈国有出自妫姓孔氏,以孔宁之名为姓,乃舜之后裔。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较多,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的0.21%左右。
- 曹姓
曹姓,中华姓氏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国姓,主要源自上古时期火正祝融支系和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06年排名第28。宋代曹姓在川甘地区和中原比较兴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甘肃四省,占全国人口0.58%,总人口约730余万。现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曹姓在中国的来源主要有:一支出自祝融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一支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
- 严姓
严姓,源于庄姓,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姓氏之一。史载,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恢复庄姓,故有“庄严一家”之说。严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三省严姓人口占中国汉族严姓人口数量逾半。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人口总计220多万,居中国93位。2013年,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严姓排名94位。截至2019年01月,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数据,严姓人口位列全国姓氏人口95名。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其中文士多以清高和孝行见著于史,如西汉有一心闭门读《老子》的严遵,东汉有隐士严光。武将有三国时严颜、唐时严武等。
- 华姓
华(hu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7%。华姓源自子姓、姒姓、姬姓,另有一说华胥为华姓始祖。
- 金姓
金姓是占中国大陆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金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总人口大约有380万。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榆林古羌人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因开国国王叫钱镠,而镠与刘同音,故认为犯讳,该国的刘姓之人,便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当地甚至连石榴也改叫金樱。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则作刘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金姓名人:唐代有金忠仪。宋代有金文刚,官龙图阁直学士;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明代有学者金问,散曲家金銮。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金农,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金之俊,画家金侃,学者金榜,诗人金和,史学家金门诏。当代有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 魏姓
魏姓,晋国六卿之一,是当代中国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封给大夫毕万,后人以邑为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截至2013年,魏姓人口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570万。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
- 陶姓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得姓始祖为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唐尧又称陶唐氏,其后一支便以陶为姓。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为依据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两百余万。历史上,陶姓名人辈出,为丰富和灿烂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并将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为上古八大姓之一。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夏商以来的姜姓诸侯国主要有齐国(姜齐)、许国、申国、纪国和鄣国。到战国中期,姜齐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此外,共有102个姓氏为姜姓的分支,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 戚姓
戚姓,是发源于中国北方的姓氏,读音qi(第一声),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3位。戚姓源自于姬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是以地名命氏。卫大夫孙林父被封的采邑“戚”地,是在如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戚姓的名人有宋代画家戚仲、画水名家戚文秀、顺天府蓟州平谷县知县戚延龄、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和军事家戚继光。戚姓在2007年中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206位,人口约44.3万,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028%左右。戚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
- 谢姓
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扩展到四川和贵州并汇容到当地的少数民族。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到明朝开始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台湾,成为东南地区的名氏大姓。历史上谢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南阳、永昌、会稽、下邳、九江、章陵、陈郡、阳夏、康乐、东山、梅县、大埔等。根据2013年百家姓排名,谢姓的人口约101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广西、台湾七省区,又集中了37%的谢姓人口。血型分布:O型占36.4%,A型占29.2%,B型占26.4%,AB型占8%,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谢姓拥有南洋谢氏总会、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等宗亲会。
- 邹姓
邹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位,源流有多处,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
- 喻姓
喻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出自姬姓。西周时,周宣王之弟姬友封于郑,是为郑桓公。春秋时郑公子渝弥,在周桓王时为郑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历秦汉,至汉景帝时为避皇后阿渝之字讳,分出喻氏、俞氏。所以渝、喻、俞三姓同祖,而且史书上有时也互通。姬姓喻氏的历史有2200多年。喻姓诞生于西汉时河南洛阳,至南北朝时,喻姓在东南一带有了很大的发展,随后进入四川。宋朝时期,喻姓大约有46000人,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明朝时期,喻姓大约有6万人,主要分布于四川、江西、湖北,这三省喻姓大约占喻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湖南、浙江、河南、安徽、江苏。喻姓聚集的重心在四川和长江三角洲一带,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湖北省 (占比 18.4%) 、四川省 (占比 14.9%) 、湖南省 (占比 12.3%) 等地。
- 柏姓
柏姓,中华姓氏之一。柏姓的起源,一说与古代柏皇氏紧密相关,柏皇氏是伏羲时期的部落首领,以柏为姓,视柏为图腾,将柏作为族团的徽号。柏芝,作为柏姓的始祖,被尊称为柏皇,其事迹见于《路史·前纪六》和《急就篇》。柏姓在古代被视为贵族,古籍《命历序》记载柏皇出搏桑之阳,驾云龙上下,显示其显赫地位。《汉书·礼乐志》中提到柏皇独乐六龙,即六匹骏马,象征着天子的车驾规格。柏皇氏协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却谦逊无私,深得伏羲信任。二说起源于西周时期的柏国,该国后被楚国所灭,国灭后,柏国子民以国名为姓。《左传》中提到的“江、黄、道、柏”四国并称,其中柏国的遗址在今河南舞钢被发现。此外,晚近时期,满族、回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汉化改姓为柏姓的情况,如满族赛密哷氏等。历史上的柏姓人物包括柏直、柏贞节、柏良器等。柏直是西汉时期的魏国大将,柏贞节在唐代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柏良器则是魏州人,官至左领军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在地域分布上,当代柏姓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占比25.0%)、安徽省(占比9.3%)、山东省(占比7.6%)等地。民族分布方面,柏姓以汉族为主(占比84.4%),满族(占比6.9%)等少数民族也有分布。历史上,满洲八旗在清朝初期改汉姓时,满族姓乌苏氏集体改姓为柏。
- 水姓
水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姓氏,起源时间较早,系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属中国历史上比较晚出的姓氏之一。根据《姓氏五书》,水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等。对于水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史籍《姓氏考略》《姓苑》等的记载,远古大禹治水时,他的氏族部落中有很多人当了水工(治水的工程人员)。之后便以水为姓氏,其后裔子孙就世代相传姓水,称水氏。另一说法是指源自古人以五行之一的水为氏。此外,还有一说法是指源于共工氏,出自黄帝臣共工之后,属于以官名为氏。史籍《索引》认为水氏的祖先是共工,共工是黄帝时候负责掌管水利的水官。据《姓氏考略》记载,中国的水姓最初也是有地方性的,仅有浙江的鄞县和江苏的吴兴才有姓水的人家。鄞县的水姓人家较多,吴兴的水姓则为水丘氏所改,实际人数上很可能没有鄞县多。之后全国各地也间或有姓水的人士出现,据《姓氏考略》的说法应该是从鄞县或吴兴繁衍过去的。迁民后裔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天津、北京等地。
- 窦姓
窦姓是中国汉族的一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一带。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窦姓排名第249位,人口约46.7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2%左右。窦姓的出处有五种说法,其中一说出自汉族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一说出自宝姓,民间有窦宝一家的说法;一说出自战国时魏国有窦公,其后代简改为窦氏;一说出自周穆王赐皇后氏族为窦氏;还有一说出自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窦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在汉字拼音中,窦姓的拼音为Dòu,而在威妥玛拼音中为Tou。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位,在2008年的中国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219位,共有38万人使用。
- 章姓
章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子牙后人封国于鄣,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章姓。二是改姓。汉代章弇原为仇氏,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调查统计,章姓人口数量排在中国姓氏第114位,多分布于浙江、安徽地区。当今章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总人口近150万人。章姓历史人物有章邯,秦朝将领。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从入关,封雍王。章生一,南宋制瓷名家,与弟生二各主一窑,均为宋代名窑。他主持的一窑,称“哥窑”,生二主持的一窑称“弟窑”,又称“龙泉窑”,其产品以青瓷为主,除销往国内各地外,还远销至日本、东南亚、印度、西亚各国和埃及、欧洲等地。章学诚,清史学家。一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尤以编修方志见长。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章炳麟,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又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而人狱。1904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光复会,为会长,后加人同盟会。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均有较高造诣。章士钊,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早年与黄兴组织华兴会,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运动。
- 云姓
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1位。起源之一:出自于缙云氏,是黄帝时夏官之后,以官名为姓氏。历史人物有隋朝大将云定兴。汉化改姓的如中国蒙古族政治人物云泽(乌兰夫)、内蒙古自治区前主席云布龙等等。
- 苏姓
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其起源主要是己姓和外族的改姓。因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裔忿生于苏国,故后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望出武功郡,亦有河内郡、扶风郡等。苏姓最初发源于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苏姓大举南迁;宋元明时期,苏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苏姓的名人有战国纵横家苏秦、西汉大臣苏武、北宋词人苏轼、苏洵、苏辙,数学家苏步青等。
- 潘姓
潘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36位,约占全国人口总数0.48%。朝鲜半岛及越南等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 葛姓
葛姓是当今常见姓氏,读音作gě(ㄍㄜˇ),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26位,人口近14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以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最为集中。其中葛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全国葛姓人口的18%。古今名人有葛天氏、葛伯、葛玄、葛洪、葛云飞、葛振林、葛优等。
- 奚姓
奚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任姓,起源于夏代,是黄帝的后裔奚仲之后,以祖(地)名字为氏。 2、出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据《路史》载: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有奚氏。又据《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达奚氏均为改奚氏。”
- 范姓
范姓,中华姓氏之一,尊范武子(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往上可追源到黄帝轩辕氏及少典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中国上古时期的帝尧,姓祁,又号陶唐氏,尧的儿子丹朱被封于刘国,以国为氏称刘氏,十八世裔孙刘累为夏王孔甲养龙,赐氏御龙。到商朝称为豕韦氏,在周朝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冤杀大臣杜伯,于是儿子杜隰叔(xí shū)投奔晋国,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生了儿子士蒍(wěi),孙子士缺,曾孙士会(范武子)担任晋国上卿、正卿中军将(元帅),受封官于范邑,后世子孙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是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6位;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51位,约有500多万人,一说约有66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7%;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8%,约有700万人;全球范姓人口约有1300多万人。
- 彭姓
彭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出自姬姓,是高阳帝颛顼之后,始祖为篯铿(又称为彭祖),属于以国名为姓。先秦时期,彭姓的活动区域是在西起陕甘南部,西南直达四川中部,东南抵浙江西部,东北进山东南部,北扫河南,南依湘江的广阔地区。以这个活动地区为中心,彭姓向四周播迁,至唐宋时,彭姓已经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宋元明期间,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但西部四川的彭姓减少很多,向南方迁移。全中国重新形成了赣、湘、鄂的彭姓人口聚集区。自清 始,闽粤彭姓有部分移居台湾,并有移居东南亚及欧美的彭姓人。彭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47位。据2013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当代彭姓人口大约有766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8%,排在中国第三十二位。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广东、江西、重庆、河南、贵州、安徽。湖南约占彭姓总人口的19.5%,为彭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川渝鄂和粤赣湘两块彭姓高密度聚居区。
- 郎姓
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8位,在2007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3位,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郎姓在中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贵州等省此姓聚集居多,两省之和的郎姓人口数量约占中国汉族郎姓总人口的68%左右。郎姓来源有三:其一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其二是源于南匈奴郎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其三是源于女真族纽祜禄氏(女奚烈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郎姓发源于今山东济宁兖州一带,后鲁国亡于楚,再加战国七雄纷扰乱世,秦汉之际,郎姓人大都已离开祖居之地,在中山郡、魏郡、北海郡三地形成新的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郎姓除昌盛于上述三郡外,郎姓人还分散于黄河中下游各省以及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唐末五代十国时,郎姓人为避乱南迁,进入今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宋末元初,郎姓遂播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诸省。明中叶以后,郎姓人有落籍于今辽宁者,明末有入今北京等地者。清代至今,郎姓人遍布中国。郎姓名人有东汉星占家郎宗、唐代官吏郎徐令、唐代江西总督郎士元、明代学者郎瑛、清朝江西总督郎廷佐、当代摄影艺术家郎静山、现代钢琴家郎朗、中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郎平等。
- 鲁姓
鲁(Lǔ)姓,周公后裔,源自鲁国公室姬姓,是周朝王族支系之一。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251年,鲁为楚所败,子孙被迫迁居卞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鲁姓源出有二:一,姬姓溯源于黄帝,鲁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嫡长子伯禽之后,以国名为氏。二,炎帝彤鱼氏一支,由彤鱼和太阳组成。炎帝以火和太阳为图腾,实行大山天齐纪历,如鱼下“日”所示:“日”下一横为水平,两侧的太极印为日升降轨迹;日上一横为地平,中央为天齐建木,以此观测太阳运行。彤鱼氏是炎帝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鱼下铭日,以示所出。彤鱼氏观日灵台名“鲁”,后人以地为姓。
- 韦姓
韦(Wéi)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滑县的豕韦古国,以国为姓,属黄帝姬姓后裔大彭氏。有多种来源。亦出自韩信后裔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汉代疏勒国亦有韦氏。韦姓早期的迁播情况大致如下:韦伯遐24世孙孟为汉初太傅,辞位后移居鲁国邹县;孟四世孙贤为汉相,后迁杜陵。这就是说,早在汉代,韦氏就已经分布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了,而且有韦氏南迁。三国以后,韦氏盛于今陕西省境内,唐朝时韦姓在陕西省境内得到了空前发展,“京兆韦氏”曾盛极一时。唐代以后,韦氏才遍及大江南北。宋版《百家姓》列为第50姓。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韦姓列第66位,人口约有430多万,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