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眼中的《周易》和儒家有何不同?

道家眼中的《易经》由于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讲究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而黄帝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故阴为形,为根,为君。还有《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都很清晰的说明:《黄帝内经》与道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讲究养阴,养身。另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受三易中《归藏》的影响很深,而《归藏》据说是黄帝所作,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黄老之间的渊源有多密切。而儒家眼中的《易经》就是《周易》了,其思想核心体现于孔子所撰写的《十翼》。《十翼》开篇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很明确的说明儒家的核心思想即重乾抑坤。崇阳,阳为气,为天,为九五之君。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mcxyi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4-12-25 01:13: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道家眼中的《易经》由于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讲究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而黄帝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故阴为形,为根,为君。还有《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都很清晰的说明:《黄帝内经》与道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讲究养阴,养身。另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受三易中《归藏》的影响很深,而《归藏》据说是黄帝所作,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黄老之间的渊源有多密切。而儒家眼中的《易经》就是《周易》了,其思想核心体现于孔子所撰写的《十翼》。《十翼》开篇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很明确的说明儒家的核心思想即重乾抑坤。崇阳,阳为气,为天,为九五之君。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因为周易形成于西周,而诸子百家诞生于春秋,只能说诸子百家吸收了周易中的学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派。正如1000个读者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儒家在周易中读到了治世普世之道;道家在周易里读到了大道不息,至简又至繁的出世之道;墨家在周易中读到了兼爱、非攻的人本之道;阴阳家在周易中读到了天道可循,洞之可查的玄学之道。周易不属于任何一家,但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文化,进而深刻影响古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为中国哲学之滥觞。

《易》经过几次的变更和丰富1、先天八卦。相传伏羲氏创立,只有图没有文字。2、后天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所谓的文王演八卦,周文王变更了八卦的排列顺序,称后天八卦,同时通过上下卦相叠创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作了每卦的卦辞和爻辞。3、易传。相传是孔子所补,称《十翼》,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第一二次变更,说不上是谁家的思想,但易传很明显是儒家的(无论是否为孔子所作),可以参考台湾傅佩荣教授的论述。无论儒家、道家、佛家,之所以称“家”,是因为他们自有一套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如果熟悉中国文化历史,就会知道孔孟老庄并非从无到有的儒道创生者,他们确实有创立之功,同时也是整理者,集大成者。所以从称谓上讲,可以说孔子之前无儒,老子之前无道,若从价值观和思想理念讲,儒道早就有。易传通篇都是儒家的思想和语气,“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经纶,君子以...“,如果读过《论语》《孟子》等儒家著作,就会发现类似的语气N多,儒家谈”君子“最多,不断教导人修身,发奋。

个人认为,《易经》是儒家著作,因为这是儒家在述《周易》的同时进行了注解,也就是加入了儒家的理解,因此属于儒家。而《周易》则非儒非道。《周易》据称为周文王所著,也有人考证文王之前已有,而文王重写了卦辞,按这种观点,《周易》非任何一派。但是作为原典级的作品,《周易》是一本集上古先民经验的大成之作。它不仅仅是卜筮之书,更总结了先民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因此之后无论孔孟还是老庄,也常常援引《周易》。但就《易经》而言,则是儒家之经。

这东西说来话长,这样说吧!道家与孔家叙述的方式不一样。写文章得有个中心,道家与孔家也一样,那么道家论述的中心是什么?道家论述是金丹,孔家论述的是太极。其实金丹与太极是一个东西,不过名称不一样而已。周易如果没有太极如何繁演万物?老子与孔子都是为大的人物,他们都知道易的重要性,但羲皇之易有图无文,既然无文大家都可以由不同视野进行论述。汉文字这东西太深一个字有多种解释,有些东西难以用文字表达,数学就不一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简单点说羲皇之易是数学,儒道表述的是语文。当然了也有其它诸子百家的表述。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易经》是道教的,但《易经》真不是道教的。易原本有三,为《连山》《归藏》《周易》,我们今天说的《易经》就是《周易》。《周易》为文王所做,后来传说孔子为其做《易传》,又称《十翼》,就是说《周易》有了孔子的注释如同插上了十个翅膀一样。因此《周易》是比分为两个部分的,六十四卦和卦爻辞为《周易古经》,《易传》被称为《周易大专》之所以《周易》在今天被称为《易经》,是因为汉武帝的原因。汉武帝热衷于儒家学说,《周易》在当时是儒者典籍。那时只有黄帝和老子的著作被尊称为经,因汉武帝崇儒家,将儒家典籍尊称为“经”,也就了我们今天《易经》这个称呼。

“易经”可以说是儒家和道家的共有思想源头。儒继承了《易》“阳‘的一面;道发展了其“阴”的一面。

道家的阴阳和易经里的阴阳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家里的阳是至柔至生、阴是至坚至死,所以有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之说。而易经里却是至阳至刚、至阴至柔的。

道家源于《归藏易》,以坤为大,以母为尊;儒家源于《周易》,以乾为大,以父为尊。老子读的的是《归藏易》,孔子读的是《周易》。

《易》讲四方八面季节变化之循环规律,从而上升到阴阳互补共济的转化关系上,为道之演化作了个扩展性探讨。这原本是最朴素的东方哲学思想及推衍方法。而儒家却以此喻人的运气,把它整成算命的经典去了!早夭横死之人,果真中了至阴至阳之邪?

道家并不太信周易,超越了周易。儒家是不太懂周易。儒家是食禄做狗的,不求甚解。

所谓易经,很多内容是宋朝之后才有的东西。而且各种穿凿附会的东西太多。可信度很低,价值也有限。

周易是比较全面抽像的对人精神意识对物质规律意识的认识。儒家是如何全面的做到精神意识规律

你提的问题有多么可笑其实你自己根本不知道,就像指荔问桔,不认识,瞎问。现在人们说儒学其实与儒学根本沾不上边儿,连儒学的基本概念都理不清就说来说去,能说与儒学沾边儿吗?比如何谓“儒家”?你知道吗?其实你不知道,不知道而说之,是因为你看别人都这么说,所以你也就人云亦云了。说实在的,儒学对你们不是学问,只是一件时髦的外衣。

道家眼中的易经是数理模型,儒家的易经就是教你做人的道理

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儒,释,道从易 化演化而成,道家重理论,儒家重文学。

儒家是易经的发展,道德经是易经的升华

我感觉,周易是道家的,更儒家扯不上关系!

龙生九子,虽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儒释道都有易经的影子

我觉得道家多用在如何应用。而儒家多研究其义理。不知道对吗。

易,一言以敝之,平衡而已

道家眼中的《周易》和儒家有何不同?

都很清晰的说明:《黄帝内经》与道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讲究养阴,养身。另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受三易中《归藏》的影响很深,而《归藏》据说是黄帝所作,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黄老之间的渊源有多密切。而儒家眼中的《易经》就是《周易》了,其思想核心体现于孔子所撰写的《十翼》。《十翼》开篇...

《周易》与儒家,道家的关系

《周易》又叫《易经》,相传是周文王写成,其本身与儒道两家并无关系,而是一本单纯介绍自然事物发展的书,作者抽取了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四个事物,通过描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来阐述世界的道理,并且初步介绍了根据这六十四种典型事物来组合推断世间万物发展的方法(此外,《周易》读起来朗朗上...

易经和儒家、道家之间有哪些微妙的关系?

而《周易》和儒家的联系,不是微妙的,而是巨大的,直接 联系。先说《周易》和《老子》的价值取向和论证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宇宙论生成模式上,《易传》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老子》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儒家、道家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呢?

周易是道家的指导思想,是先有了易经才后有了老子;孔子是在40岁后才接触到易经,读过易经后他说:前面的那些书都白读了。自此后他在易经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易传”,易经+易传=周易。

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

《周易》的阴阳哲学为儒道两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儒家通过注释《周易》弘扬阳刚之道,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道家则汲取阴柔智慧,倡导顺应天道,追求个人的快乐和精神自由。瑞士学者荣格高度评价《易经》,认为它是人类智慧的宝典,超越了时空,与现代科学有惊人契合。尽管《周易》被赋予了不同解读,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