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走进《易经》之六

《易经》杂谈之六

义理派。顾名思义,义即意义,理即道理。义和理无形无象,不能单独存在,需要通过文字或图形的描述方能显示。象数与义理可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譬如乾之所以为刚健之意,坤之所以有柔顺之意,就是因为日月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且威力强大。义理学派注重《易经》的卦名、卦爻辞和卦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道理,卦象是表达某种意思的,明白了它的意思,就应该忘掉卦象。义理派就是社会科学,它阐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心的关系,是人生哲学。

义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为创始者王弼,继承其学说的是宋代的胡援、程颐、杨万里、李光。义理派的最初代表人物是魏代一个年轻的思想家王弼。他着重于发挥卦象所讲的道理,而不着重于卦象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卦象是表达某种意思的,明白了它的意思,就应该忘掉卦象。这就像人们用鱼篓和兽夹,鱼篓和兽夹的目的是抓鱼和野兽的,抓住了鱼和野兽,鱼篓和兽夹就可以不要了。所以王弼不重视卦象的研究。

王弼的主张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赞同,也影响了后来易学发展的方向。从此以后,义理派逐渐取代象数派,成为易学的主流。思想家们借助阐发《周易》,发挥出了许多高明的哲学思想。

易学可分为占卜、灾祥、谶纬、老庄、儒理、史事六宗。

“占”、“灾祥”、“谶纬”等三宗易学,其实都是不脱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晋之初,由阮籍、王弼等象数开其先声。继之而起,便有北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著《参 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观点。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六宗之说,还不能尽概两千余年易学关联的内容。如果加上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数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为医药、丹道、堪舆、星相。

再谈谈《易经》中的维。“维”的概念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易经》的太极八卦中出现了,只是当时还没有用维这个字而已。《易经》中讲:“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指的就是一维时空,两仪指二维时空。因为微观上的正反物质不受空间限制,都可在对方世界中出现,它们的空间就共为二维,但正反物质在一个世界中出现,时间是分别互为反向流逝的,所以它们的世界也叫二维,三维微观世界对于正反物质也可以说是四维微观时空,就是所谓的两仪生四象。也可以说微观上的正物质的时间、空间各为一维,反物质的时间、空间各为一维,这样相加就是思维微观世界,正世界为思维微观时空,反世界也为四维,相加为八维,八卦就是指正反世界的八维宏观时空。宇宙就由四维微观世界创生出八维宏观世界,也就是四象生八卦,由此推演,再进而是十维,无限。
mcxyi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2-27 11:34: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易经》里的64个人生智慧和感悟

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第三十二感悟:人贵有恒积极主动———持之以恒 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第三十三感悟:远离小人敬而远之———保护自己有学问 《易经》告...

易经的做人哲理目录

第一卦:《乾卦》君子当自强不息,唯有自强是成才之道。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强不息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的关键。第二卦:《坤卦》有容乃大,学会宽容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在人际关系中,包容与理解能增进和谐,促进共同进步。第三卦:《屯卦》善于积小成大,打造稳固的基础。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从...

你为什么要学易经,看易经是怎样毁掉一个人的

在我们的文字里面,处处隐藏着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易经的重要性。其次,《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

大道之源《易经》图书目录

探索大道之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易经》的世界。首先,导言部分揭示了《易经》的核心理念,动则顺应时势,如乾卦的自强不息;柔顺守正,如坤卦的厚德载物。接下来,屯卦象征着创生万物,开启建侯开国的历程;蒙卦则引导我们启蒙发稚,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长。需卦教导我们长养万物,敬信待时,以求和谐共处。

和我一起走进《易经》之十

陈抟的《龙图易》中讲到“龙图三变”: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数,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最后形成了河图和洛书两个图。宋代象数学家认为八卦就是由这两个图推演而来的,从而在易学史上形成了用河图洛书解释八卦起源的“图书派”。伏羲制易的传说中有很浓重的神话色彩,比如《系辞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