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表
- 姚姓
姚姓与姬姓等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历史最长的姓之一。姚姓出自虞舜,舜(有虞氏,名:重华)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名义上排行第51位。
- 邵姓
邵氏,一支源于姬姓,为黄帝姬轩辕之后;一支源于芈姓,是楚昭王之后。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约3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逸夫、邵飘萍、邵长华等。
- 湛姓
湛姓,中国姓氏,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早期大禹氏族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 汪姓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 祁姓
祁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5位。祁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五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三十五万余,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
- 毛姓
毛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07年,按人口排序,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7位,在台湾未列入前一百名。毛叔郑为得姓始祖。以鸟羽为图腾,毛下为鸟形灵台,灵台天齐上为相风鸠鸟。
- 禹姓
禹(yǔ)姓: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之君夏后大禹,属于以先祖名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7位。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禹姓排305位。
- 狄姓
狄姓是中文姓氏之一, 狄姓是以族命名的姓氏。源于周代。周代的时候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世的子孙于是以族名为自己的姓氏,称为狄氏。
- 米姓
米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 贝姓
贝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贝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 明姓
明姓,姓氏。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姓氏源流出自谯明氏、姬姓、北魏时的鲜卑族。历史中出现过许多明姓名人,如唐朝时期大臣明崇俨、元末义军领袖明玉珍等等。
- 臧姓
臧(拼音:zāng)姓,源出姬姓。鲁国第十二代国君鲁孝公之子彄,封地于臧邑,人称其字子臧,后人以其字为氏。在中国人口较少,按人口排名,臧姓排行为第215位(宋版《百家姓》排第113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04%,人口约40万。分别主要在山东、江苏、河北和黑龙江等省市。代表性人物有臧中立、臧克家等。
- 计姓
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13位。计姓起源有十个说法:一说是计姓来自上古时期莘氏部落的伊尹的后代;一说是计姓由大禹后代的封地而来的;一说是计姓来自金天氏的后代居住的地方;一说是计姓来自春秋晚期辛研的后代;一说是计姓来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官职;一说是计姓来自汉朝时期的官职;一说是计姓来自蒙古族汉化改姓;一说是计姓来自满族汉化改姓;一说是计姓来自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 伏姓
伏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安伏乡伏洼村、伏湾村、伏家峡)、河北尚义,山东临沂,山东昌乐、东平,辽宁清原,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扶风,永登、徽县,贵州普安,云南省昆明(官渡区关锁村)、玉溪(江川县伏家营)、曲靖、文山、河口,伏家营镇,湖北黄梅,湖南汨罗,河南省民权县伏庄,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办事处王家屯村,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店子乡元丰村(伏家角)、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白龙镇(伏家桥、伏家湾)羊岭镇(伏家山、伏家沟)、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伏家角、伏家湾)、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清水乡树丰村(伏家山)、四川通江县至诚一村、四川通江县松溪乡古家营村(伏家河)、四川省仪陇县果山乡高堂沟村3组、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构溪村、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坡里村、大湖村,邳州市新河镇,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宿迁市宿城区桃园村,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淮安市涟水县胡寨村、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联堡村,山东临沂朱阳村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临沂兰山区仍保留有伏家巷。河北任丘市石门桥镇军营村,青县野兀屯村。汉族、僳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西汉有伏胜;南朝梁有伏迁;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唐代有伏适,医家。
- 成姓
成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15位。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成姓起源有八个说法:成姓来自封地郕,以国名为姓氏;成姓来自容成氏后裔;成姓来自成虎的后代;成姓来自宋成公的后裔;成姓来自郤犨的封地;成姓来自匈奴族汉化改姓;成姓来自满族汉化改姓;成姓来自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 戴姓
戴姓,中华姓氏之一,西周时期的宋国君主宋戴公为戴姓的姓氏始祖。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宋朝时期,戴姓约有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107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戴姓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65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
- 谈姓
谈姓,读音tán,谈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17位,出自《姓苑》。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经过时代变迁,如今,谈氏族人在全国分布以江苏省最多,江苏、上海、浙江、陕西地也有该姓的人。
- 宋姓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
- 茅姓
茅氏始祖为姬茅叔。今北京,上海松江,河北尚义,山东平邑,山西太原、大同,内蒙古乌海,湖北武昌,江西崇仁,广西田林,江苏扬州、南通等地均有分布。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九位门阀。
- 庞姓
庞姓,原多写作“厐”,传说颛顼后代的庞降氏族部落有以庞为氏,又周文王之子毕公高支庶受封于庞乡,子孙以庞为氏。望族出于谯国(今属安徽),居于始平郡(今属陕西)。魏晋以前,庞姓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三国时庞姓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形成庞姓南安郡望、南阳郡望等郡望;隋唐之际,庞姓以郡望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入迁山东菏泽、江苏徐州安徽寿县等地;宋元之际,庞姓避居南方者渐多,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并发展成为望族;明初,山西庞姓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明末清初,川籍庞姓避逃于云贵高原;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姓有闯关东到东北者;现庞氏族人主要分布于广西、山东、河北等地。历史上庞姓的著名人物有:战国魏国将领庞涓;三国谋士庞统,将领庞德;北齐大臣庞苍鹰;唐朝将领庞孝泰;五代十国时后蜀将领庞福成;北宋医学家庞安时等。
- 熊姓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一支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古籍记载源于有熊氏。另一支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贵族姓氏。熊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个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得姓始祖为黄帝时期有熊氏。另有周朝火师鬻熊,为祝融氏的后代。熊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历代皆有熊氏的杰出人物,尤北宋为最。少数民族中的熊姓为汉化改姓而来。
- 纪姓
纪姓,中华姓氏之一,作为姓氏的“纪”读音应为Jǐ。唐、宋期间,纪氏族人逐渐向沿海一带迁移。明、清时候,更进一步向台湾岛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纪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2018年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七位,在台湾省是第七十一位大姓,人口约一百三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5%左右。
- 舒姓
舒姓,为黄帝直系后代,据《左传》所载,周朝,皋陶的后代被封于舒国,公元前657年,舒子平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舒姓最早的来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公元前552年,又被楚国所灭,子孙以“舒”为氏。
- 屈姓
屈,读音作Qū,古音读作Qué,亦可读作Jué,屈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约七十六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
- 项姓
项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源流很单一:出自西周周天子分封的周王族诸侯国中的项国。项城在周朝初年时是项国,又名项子国。鲁僖公十七年夏,鲁国灭掉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即被取消,仅存项地名,原项国国君的后代子孙以项为姓;东周战国时期,楚灭鲁,项地即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
- 祝姓
祝姓(Zhù ),是中国姓氏之一。有关祝姓出处有四种说法。一说出自祁姓,为尧之裔;一说出自己姓,祝融之后;一说以官职为姓。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
- 董姓
董姓,中国姓氏之一,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有子名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称豢龙氏。隋唐时期是董姓发展的高峰,隋唐时期董姓的人特别多。宋朝时期,董姓大约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董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大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大约又集中了22%。明朝时期,董姓大约有4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明朝的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19%),这两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明清以后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当今董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31%;其次在云南、山东、辽宁、浙江、四川、湖北,这六省的董姓又占了38%。历史名人有董仲舒、董必武、董存瑞等。
- 梁姓
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源流较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梁姓名人有梁红玉、梁启超、梁实秋、梁思成和梁漱溟等。
- 杜姓
杜姓是多源流、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其来源有杜康、姜姓、祁姓和外姓的改姓等多种说法,尊杜伯或者杜康为得姓始祖。春秋战国时期,杜姓人已徙居到湖北、山东的部分地区。西汉时,形成了京兆杜姓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杜姓人为躲避战乱大举南迁,并在当地形成大族。宋元时期,杜姓人南迁者渐多。明清时期,南迁至闽、粤一带的杜姓人有迁至台湾者,有的远播海外。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29位,历史上杜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汉官员杜延年、唐代诗人杜甫、杜牧等。
- 阮姓
阮姓,中华姓氏之一。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疆域大致在今泾川县东北,后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阮姓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的阮姓名人辈出,声誉显赫。永嘉之乱时,阮咸子阮孚、从子阮修及阮修族弟阮放、阮裕兄弟等陈留阮姓避乱南迁,阮修于途中遇害,其家族和阮孚他们到达今江苏南京,阮裕由于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剡山(今浙江绍兴),并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人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越南,如今仍是越南之大姓。如今,阮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阮姓名人有阮瑀、阮籍、阮咸、阮孝绪、阮枞江、阮元、阮啸仙、阮玲玉等。
- 蓝姓
蓝姓,中国姓氏之一,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蓝姓在北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蓝姓源出姜姓,出自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蓝姓人大多奉昌奇为始祖。另有一支蓝氏源出嬴姓,伯益的后裔秦子向在春秋后期被封为蓝君,封邑在陕西蓝田县,其子孙有人以其封地为氏,称“蓝氏”。这支蓝氏人数也比较多,且由周王朝分封,史称“蓝氏正宗”。此外,蓝姓还源于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改姓。蓝姓是一典型的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蓝姓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台湾、四川、重庆、湖南、山东、湖北、贵州等地。解放后由于二简字的缘故,一些蓝姓简写为兰,其实蓝与兰有本质区别,兰姓大多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蓝姓历代被载人史册名人:春秋时楚国蓝尹亹;战国时中山国相蓝诸君;北宋邕州观察使蓝继宗,进士博士蓝奎;明朝大将军凉国公蓝玉,河南道监察御史蓝田;明、清之际浙派名画家蓝瑛;清朝诗人蓝涟,诗文家、广州知府蓝鼎元,江南提督蓝元枚;清末民初北伐军总司令、靖国军鄂西联军总司令蓝天蔚。
- 闵姓
闵姓,中国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2位。闵姓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上古周朝时,鲁国君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后继位为君,是为泯公。启继位不到两年便被庆父所弑,因年纪尚轻,谥号鲁闵公。古代闵与悯、愍字义相同,都有怜惜之意。鲁闵公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闵”为姓,称为闵氏,世代相传。
- 席姓
席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历史悠久,分布范围遍及全国。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3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席姓人口数量排第169位。另据《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人口数量为57.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36%,排名第201位。
- 季姓
季姓是一个中文姓氏,季姓的来源有七个说法:一说是季姓来自春秋时期公族季札的后代;一说是季姓来自春秋时期季友的后代;一说是季姓来自上古季连的后代;一说是季姓来自生序兄弟排行;一说是季姓来自唐朝时期赵渠改姓;一说是季姓来自蒙古族汉化改姓;一说是季姓来自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 麻姓
麻姓,姓氏,汉族、蒙古族、苗族、回族、壮族、土族、土家族、傈僳族、锡伯族有此姓。该姓分布在北京,河南项城、濮阳,安徽凤阳、河北邢台,尚义,正定,临城,山东临沂、鱼台、昌乐、平邑、蒙阴、平度、莱西、龙口,聊城,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大同,湖南衡阳 ,益阳,湘西,怀化,贵州铜仁、松桃,广东高要,广西百色、田林、都安,云南陇川、泸水、河口、浙江缙云、永嘉、青田,陕西,甘肃庆阳、台湾、宁夏银川、新疆等地。
- 强姓
强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强姓起源有十一个说法:一说是强姓来自禺疆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强鉏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公孙强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斗强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子强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彊梁的后代;一说是强姓来自魏武子的后代等等。强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一百三十六位。
- 贾姓
贾姓,中国姓氏之一,主要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其一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其二出自春秋时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此外,源于殷商末期贾国、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少数民族也有贾姓。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宋朝时期,贾姓大约有3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1%,排在第四十位。贾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贾姓总人口的43%。明朝时期,贾姓大约有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排在第八十八位。当代贾姓的人口已近370万,为全国第六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
- 路姓
路姓的由来共有8种说法,其中之一是源于姬姓(高辛氏),出自远古帝喾之孙玄元的封地路中,史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籍《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玄元为黄帝的后裔。
- 娄姓
【娄】中国姓氏之一,读音【lou】,现分布较为广泛。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9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25位;且其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的行列。娄姓主要源流分别为:一、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遂以地名为姓。二、出自少数民族改姓。三、以国名为姓氏。
- 危姓
危姓是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140之姓氏。危姓起源有三个说法:一说是危姓来自周武王庶子的赐姓;一说是危姓来自甄丰之子甄寻根据避难地方的名字而起的姓氏;一说是危姓来自三苗族所居住的地方而起的姓氏。
- 江姓
江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江国(今属河南省正阳县)为楚国所灭,后裔世代以国号为姓。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当代江姓总人口约为362万,排在74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淮河流域、齐鲁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广东、山东、台湾、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
- 童姓
童姓,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叙永一带(汉族),河北邢台襄都区,南和区、尚义,山东龙口、平邑、平度,山西太原,湖北嘉鱼县、监利县,广东广州、新会,云南陇川、河口,湖南,福建 泉州、南安、长汀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彝族、壮族、苗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汉代有童恢,姑幕人,丹阳太守;宋代有童贯;明代有童佩;清代有童昌龄。
- 颜姓
颜姓,中华姓氏之一。颜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在湘、桂、鄂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颜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近170万。颜姓源出基本有三:出自曹姓(这一支主要奉曹夷父及其后人颜回为始祖),曹夷父次子友被封于小邾国后,对曹姓邾国来说已是另一支派,其后裔不得继续以曹为姓,于是友根据当时的周礼所规,以其父邾武公夷父的字“颜”为氏,小邾遂为颜氏国,在颜氏族谱中称曹友为颜友。出自姬姓,这一支主要奉周公旦、伯禽父子为始祖。他族改姓而来。颜姓大家族中很少融入外族的血液,直到宋朝才出现这一事件,北方金国的大姓完颜氏改姓汉姓颜。江西的颜姓,有一支出自元朝江西廉访佥事伯颜之后。清朝时满洲八旗姓颜扎氏,后都集体改姓颜。这些外族颜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多数同化为汉族颜姓了。在先秦时期,颜人活动于山东地区,汉晋时期仍以山东为中心,西向河北,南穿江苏,到东晋永嘉年间过长江进入南京地区,不久安徽、浙江都有颜姓的足迹了。到唐宋时,颜姓由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向四川和江南散布,五代末颜姓经江西已抵达福建,到明清时江南地区颜姓的分布更为广泛,明朝天启年间进入台湾。颜姓的名人主要有颜回、颜延之、颜之推、颜真卿、颜元等人。
- 郭姓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
- 梅姓
梅姓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商朝末年的梅伯为得姓始祖。梅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5位。2010年,中国大陆姓氏排名第136位,人口约105万,以安徽、云南、浙江、江西、江苏、河南等地较多,六省梅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梅姓人口的74%。
- 盛姓
盛姓是一个传统汉族姓氏,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属以邑为氏。盛姓源流有,出自姬姓、出自以祖名为氏、出自官位、出自改姓。在《百家姓》中,盛姓排在第146位;而在实际的人口普查中,盛姓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75位。据统计,盛姓总人口约8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吉林等地。盛姓历史名人有盛吉、盛度、盛宣怀、盛治华等。
- 林姓
林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夷一支称林方,南迁后称“郴”。林义与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并立为林,“林”下为天齐坛台(渐台)。林姓是风姓别支,又作梵。中华书局刊印的《辞海》合订本载:“林,姓也,史谓殷比干避难长林之山,因以林为氏”。在民间,比干一直被尊为“文曲星”。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7位。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 刁姓
刁(Diāo)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刁姓源于雕国,刁姓始祖有雏于周宣王三年生于陕西长安弘农,周幽王时封为雕侯,其后裔以雕为姓,西汉初年始称“刁”。刁氏最早属于以国名为氏,亦有源于姜姓、貂姓或者官位、职业,还有来源于百濮族、傣族、满族、匈奴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截至2016年,刁氏人口总数在中国排行上为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约三十七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23%。刁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名148位。如今,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贵州、湖南多此姓,贵州、湖南二省汉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 钟姓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钟姓源出有四:其中最为钟姓认可的是源于子姓一说,属以邑为氏。二,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三,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等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62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省区。钟姓历史名人有钟子期、钟繇等。
- 徐姓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