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编竹简的熟牛皮皮条断了多次)。”《论语》说:“五十而学易”。孔子还作《易传》十篇,称为“十翼”。但是,孔子算不算卦?张成老师的回答:他一定算过,作为探索,也作为好奇,但他一定不信,因为不信,后来也就不算了;而且,这不信,还不是出于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不是不认知,而是不认同。
古代的文献,记到孔子算卦的有四次:一次是《孔子家语·好生》,一次是汉代纬书《乾凿度》,一次是王充《论衡·卜筮》,一次是南宋杨万里《诚斋杂记》。纬书拉大旗作虎皮,胡编乱造,当然不能信;王充《论衡》本来就把此事作为民间迷信批判的,王充都不信;杨万里的记载不知有何根据,他离孔子那么远,中间那么多年没人说,他哪里知道的?所以还是不能信。唯一有点可信的是《孔子家语》的记载——那就应该属于孔子偶一为之作为好奇或探索了。
为什么说孔子不算卦呢?一,《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记录的孔子言行,里面竟然一次孔子算卦的记录都没有,恰恰相反,有关孔子反对算卦、祈祷的倒有几条。二,相关的史料,比如《史记》等都没有孔子算卦的记载。三,《易传》十篇没有孔子算卦的记载。
《易经·恒卦·九三爻辞》上有句话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意思是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总要承受羞辱。孔子对此解释说:“没有恒心的人不用占卦,因为他总要倒霉。”(《论语·子路》)
孔子这里说的“不占”,后来被荀子总结为“善为易者不占”(《大略》)。善为《易》者,就是学走正道的人。《易》教给我们的,就是走正道,做正派人,如此,自然一切逢凶化吉,无需占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作自受。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与占卜无关。孔子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雍也》还有孔子的这句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人的生存依赖于正直;不正直的人生存,是侥幸避免了祸患。
正直而合乎正道,是生门。邪曲而走上邪道,是死门。
在生门中生,是常态。在死门中不死,是侥幸。
《论语》不仅仅是好人的读物,其实,如此之类的话,监牢中的贪官污吏、贼盗宵小读起来会更有体会。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认知和认同正道。
大成国学:孔子为什么不算卦?
为什么说孔子不算卦呢?一,《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记录的孔子言行,里面竟然一次孔子算卦的记录都没有,恰恰相反,有关孔子反对算卦、祈祷的倒有几条。二,相关的史料,比如《史记》等都没有孔子算卦的记载。三,《易传》十篇没有孔子算卦的记载。《易经·恒卦·九三爻辞》上有句话说:“...
怎样才能看懂周易
这是因为加上了《易传》部分。有“易更三圣”之说。首先画出基本的八卦是伏羲氏,再将其重叠为六十四卦的是姬昌(后称周文王),他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达七年之久,就在牢中写下卦辞与爻辞(也有学者认为这一部分的编写包括周公参与完善)。到了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及学生,特别用心研读了《易经》...
《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势力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