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是《周易》的精髓?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比如天人一物、理一分殊。《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也就是说,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
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这就反映为他们的质能时空系统的数理模型不同。所谓质能时空系统就是事物质能时空的转化关系系统。
宏微观质能时空系统的统一就是(根据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质能时空系统的转化关系)他们的数理模型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天人的各自系统可以有统一的数理模型。或者说天人构成的系统有数理模型。
而这个天人合一的数理模型可以由《易经》给出,或者《易经》的数理模型可以发展为天人合一系统的数理模型。
所谓数理模型我将其分为两块:
一块是模式。
另一块是模数。
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其中的万有引力常数就是模数,而半径和质量所构成的关系式就是模式。
那么,模式中的数据是可以变化的,而模数是常数,是不变的。
还有如光速、布朗克常数等都是模数的性质。其实10进制也可以作为一种模数。
那么《易经》的数理模型就要给出天人系统的数理模型的模式和模数。而术数学和象数学研究的正是这个问题。所谓有卦爻就有象数。所谓“大衍之数五十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第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易经》数理模型如对应相同物质,其模式相同;如对应相同精神,其模数相同。
就质能时空系统的数理模型而言,模式就是质能时空构成的关系式,模数就是质能时空转化的当量。
mcxyi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4-12-23 22:00: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比如天人一物、理一分殊。《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也就是说,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
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这就反映为他们的质能时空系统的数理模型不同。所谓质能时空系统就是事物质能时空的转化关系系统。
宏微观质能时空系统的统一就是(根据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质能时空系统的转化关系)他们的数理模型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天人的各自系统可以有统一的数理模型。或者说天人构成的系统有数理模型。
而这个天人合一的数理模型可以由《易经》给出,或者《易经》的数理模型可以发展为天人合一系统的数理模型。
所谓数理模型我将其分为两块:
一块是模式。
另一块是模数。
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其中的万有引力常数就是模数,而半径和质量所构成的关系式就是模式。
那么,模式中的数据是可以变化的,而模数是常数,是不变的。
还有如光速、布朗克常数等都是模数的性质。其实10进制也可以作为一种模数。
那么《易经》的数理模型就要给出天人系统的数理模型的模式和模数。而术数学和象数学研究的正是这个问题。所谓有卦爻就有象数。所谓“大衍之数五十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第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易经》数理模型如对应相同物质,其模式相同;如对应相同精神,其模数相同。
就质能时空系统的数理模型而言,模式就是质能时空构成的关系式,模数就是质能时空转化的当量。

《周易》的思想模式是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的世界观。早在先秦时期,这种儒道互补的基本格局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易传》的思想体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易传》的思想体系完全是围绕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合天人、通物我的命题,是自然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易传》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集中体现在这个命题之中。这在先秦思想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既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道家。但是,这个命题显然是对儒、道两家的综合总结。《系辞下》指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对先秦各家思想的这个总的看法,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国思想的共同特征。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对天人整体的外延与内涵作了完整的表述。这个“道”可以分开来说,有天道、地道、人道,包括了自然与社会和谐两个方面。如果合起来说,这个命题所表述的就是天与人的整体和谐,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这就是中国思想所普遍追求的那种由是而之焉的道,既有理智的了解,也有情感的满足,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是《周易》的精髓?

天人合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天人的各自系统可以有统一的数理模型。或者说天人构成的系统有数理模型。而这个天人合一的数理模型可以由《易经》给出,或者《易经》的数理模型可以发展为天人合一系统的数理模型。所谓数理模型我将其分为两块:一块是模式。另一块是模数。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其中的万有引力常...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下面就从《周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

周易认为什么是天人合一你怎么看待这一理论

在周易理论中,“天人合一”是宇宙整体的运行规律,也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顺应宇宙的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意味着人类需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才能实现人类的健康、和平和长久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天人合一”这一理论既有一定的哲学思考性,也有一定的科学实践...

谁知道从《周易》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儒学中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命题。它强调人与自然,即人类这个主体与自然界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重新检讨 “天人合一 ”思想的精神与特点,对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天人合一 ”这四个字成...

《周易》中“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的解释

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