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
《左传》记载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
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
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
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
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
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申繻的取名原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起名风俗,其核心是“避讳”。
中国封建时代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最早正是始于先秦。
汉代取名流行用“单字”
与先秦相比,汉代的取名风尚又有了不小的变化。
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成为汉人取字时的首选,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
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武帝时位列九卿的朱买臣,字“翁子”。
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取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
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的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的是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也除去“陵”字改成了单字“弗”。
取单字名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
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也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时期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二名非礼也”
王莽篡汉建新后,视单字名为古礼。
在王莽“崇古”的影响下,取单字名进一步流行。
为何汉代喜欢单字名?《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有这样一种说法:“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
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晋大夫魏曼多帅军队进攻卫国,人们不叫他全名,而称“魏多”,是讽刺他取双字名,认为双字名不合礼数。
就“二名非礼”说,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考证,《春秋公羊传》中错误地理解了“二名”的意思,应是一人有两名不合礼数,而非取二字名。
北魏著名道士取名寇谦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取名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受宠,名字带“之”成时尚;二是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
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名字中都有“之”字。
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叫斐松之
当时,“之”字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或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带“之”字,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
当时皇族对“之”字也情有独钟,如晋宣帝的弟弟、安平献王叫司马孚之,儿子、汝南王叫司马亮之,后代还有司马景之、司马昙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青睐“之”字
“之”字入名,在魏晋时期还是一种是否入教的标志。
如何辨别入教者和非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区别就在一个“之”字。
后来“五斗米道”首领之一的孙恩作乱,许多名中含“之”的人士受到牵连,不少人被杀,便证明了这一推断。
当然,唐宋以后人名中再用“之”字则与宗教无关,纯属于一种喜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取名字时仅次于“之”字的,还有一个“僧”字。
如南朝梁有一名将领叫王僧辩,梁武帝的医师叫姚僧垣…… “莺莺”“圆圆”等重字双名
唐宋以后,人们起名尽量考虑稳当、平安,忌与帝王、坏人等重名,不用凶字、坏字。
北宋徽宗时,江西平乐县有个叫“孙权”的人,与三国吴主同名,因此被举报图谋不轨,“寓意僭窃”。
不产生歧义也是古人取名时要注意的。
《明皇泳化类编》记载,有个学子名叫孙曰恭,参加永乐年甲辰廷试获第一名。
朱棣看到名字后不乐,觉得“曰”、“恭”二字加起来似“暴”字,硬把状元给了第二名邢宽,孙曰恭变成了榜眼。
像现代流行的重字名、姓名同字同音,也是古人所忌讳的。
名字重字又叫“双名”,在古人眼里是身份低贱者用名,一般侍妾、青楼女子多双名,如元稹妾名“莺莺”、秦淮名妓“陈圆圆”。
女子双名读起来,让男人有一种愉悦感,有身份的人,特别是男人不取重字名。
除了避用不雅字,古人取名时还很在意字的声调,取“双声叠韵”字入名,这样读起来音节响亮,音韵哑仄的字,寓意再好,结构再美,也尽量不用。
宋代出现“五行”“八字”配合起名
到唐宋时期,予、臣、汝、友一类称谓字以及可、如、斯、也等一类语助字,开始受到青睐。
宋人取名还出现一种复古倾向。
汉代的尊老字,如“老、叟、翁”等常入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
在宋代及以后,取名时人为设置的限制明显多了起来。
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等。
这其中,以“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配合入名最为流行。
所谓“八字”又叫“四柱”,即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和干支组成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四柱加起来刚好是8个字。
而“五行”则由金、木、水、火、土5个字组成,代表不同性质的物质。
依“八字”原理,命里缺啥取名时就补啥。
如命里缺“火”,就会取带“火”的字。
明太祖朱元璋的接班人、惠帝名“允炆”,就是因其命里欠火,取名时才找一个带火的“炆”字。
这显然是一种迷信,惠帝恰恰是因为“一把火”而丢了性命——在“靖难”中,于宫中放火 。
宋代取名的另一大变化是“字辈取名制”开始流行。
中国谱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谱,就是从北宋元丰年间开始编修的。
字辈取名也叫“世代排名”。
在宋以前,虽有以字辈取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
在宋以后,这一取名方法便成为古人取名的主要手段,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入名。
朱元璋嫡孙惠帝命里缺“火”取名朱允炆
到了明代,字辈取名制普遍流行。
明惠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便是辈分字。
当年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各20字辈分,太子一支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元代流行“数字”入名 被视为身份低贱者用名
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代最为流行。
元末起义军首领之一的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是一读书人献给他的。
据说此名其实是骂他的,语出《孟子》:“士,诚小人也”,另外断句就是,“士诚,小人也”,暗讥张士诚不学无术。
这种数字取名风俗,实与朝廷政策有关。
在元代,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但当名字里加入动机、情感、寄托后,便变得不再简单。
名字起的好,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反之则为名所累。
南宋初年,有个叫钱唐休的人就被自己的名字害得不浅。
据庄绰《鸡肋篇》记载,当时南宋刚定都又名钱塘的临安(今杭州),会稽有个叫钱唐休的人颇有声望,被人举荐给宰相赵鼎,但高宗坚持不用,认为名字不吉利:“钱唐遂休乎?”
姓名的发展历史
在元代,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但当名字里加入动机、情感、寄托后,便变得不再简单。 名字起的好,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反之则为名所累。 南宋初年,有个叫钱唐休的人就被自己的名字害得不浅。 据庄绰《鸡肋篇》记载,当时南宋...
“姓名”从何而来?
第一,“姓”的由来。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点标志符号。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且大多都从女旁。第二,“氏”的由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某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分解。于是,由“姓”衍生出一系列分支,这...
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5. 姓名的发展历史跨越了几千年,最早在母系社会中,姓氏与母姓相关联。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变为父系社会,姓氏也随之变为跟随父亲。6. 在先秦时期,姓名通常在孩子出生三个月由父亲赋予。由于名字的出现是在姓氏之后,因此先有姓后有名,名字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中国古人的姓名是怎样的
姓的产生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据文献记载,古时的姓很少,后人从《春秋》中整理出22个古姓,如妫、姒、子、姬等。章太炎等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加上原有的,总数不过80几个。到了北宋时期,《百家姓》中收录了502个姓氏...
姓名的由来
姓名,最早起源于远古时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生”这是对“姓”的产生的阐释,说明姓名最早是开始于母系社会,以女性为核心。姓是一个族群的标志,一个族群一般都是同姓之人,名就是个人的区分。老子的《道德经》也说过:“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