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为什么以马代表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的辞,传统易学一般将其称为“用九”。说它特殊首先是因为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坤》两卦有这种辞,《乾》卦被称为“用九”,《坤》卦被称为“用六”。其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卦辞?还是爻辞?如果说它是卦辞吧,它并没有和卦辞连在一起。如果说它是爻辞吧,可它前面并没有爻象。
传统易学一般将这段辞作爻辞理解,认为它的含义就是表示《乾》卦六阳爻皆变为阴爻。这种解释是本于占筮的应用。我们在前面已经就传统易学的卦象问题作过讨论,并得出了传统易学的卦象理论将卦象看反了的结论。依此结论,所谓《乾》卦六阳爻皆变为阴爻的这种变化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九”代表少阳,不可能变为阴爻。其次,这种解释本身也不符合《周易》的体例。《周易》每卦一段卦辞,每爻一段爻辞,既没有什么二爻同时变的爻辞,三爻同时变的爻辞,四爻同时变的爻辞,五爻同时变的爻辞,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六爻同时变的爻辞。其实所谓二爻皆变,三爻皆变……,均是杜撰出来的东西,根本就变不了。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易学的解释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还是来逐字逐句的探讨。
“用九”:“用”:使用、运用。“九”:本义是少阳,在《周易》中表示老阴变少阳的过程。由于这段辞是附于《乾》卦六爻的变化之后,而《乾》卦六爻皆“九”。所以,这里的“九”当是泛指《乾》卦六爻的变化。以此来理解“用九”,可直译为:“运用《乾》卦六爻变化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就是《乾》卦六爻爻辞中所述的道理,所以也可以译为:“运用《乾》卦六爻爻辞所述的道理”。运用这个道理后会怎么样呢?
“见群龙无首,吉。”:“群”字从“君”,从“羊”,号令羊群之义。在人们家养的动物中,只有羊最服从指挥,容易管理,故从羊。后引申为集体、朋辈、种类、集团、众多等义。“首”:本义为头,引申为首领、初始、首先等义。“吉”:完善、吉祥。“见群龙无首,吉”一句如果直译可以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看见众多的龙没有脑袋,是吉祥的。”二是“看见众多的龙散漫无序,是吉祥的。”哪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我们首先看第一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龙”是指什么?在爻辞中,“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东方苍龙七星宿;二是比喻君王。但不论是星宿,还是君王,都不能以“群”论。星宿龙只有一条,而国无二君。所以这里的“龙”与前面爻辞中的“龙”应不是一种东西。我们知道龙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马。如果以马来论,群马被砍头,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又有何吉祥可言呢?由此看来,第一种解释不对。
第二种解释又如何呢?首先,因为以上说过的理由,我们要将龙确定为马。“群龙”就是“群马”。马在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战争的主要工具,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飞机、坦克、军舰。马的数量和质量是古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和平时期马匹散养,以为战备。战争时期则要给马加鞍,套上绳索,由人操作。以此理解,“见群龙无首”之辞当是指马匹散养时的状态。战争时期的马匹在人的操纵下排列整齐,首尾相应,属于“有首”的状态。而马匹散养时的状态是和平的象征,所以作者下了“吉”的断语。《史记·周本记》载:周武王伐纣之后,为了向世人展示其求和平的愿望,曾经“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武也。”武王所采取的三条和平措施中的第一条“纵马于华山之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马南山。武王所为正是为了“见群龙无首”。由此我们认为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如果意译的话,这段辞的大意为:
“运用《乾》卦六爻爻辞所述的道理行事,就会产生一个安定祥和的理想环境,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依这种理解,这段辞应该是对《乾》卦卦爻辞的作用和重要性所作的强调。它既不属于卦辞,也不属于爻辞,勉强可以将其称之为爻后辞或总结辞。《坤》卦的爻后辞是“用六,利永贞。”意思是:“对《坤》卦六爻所述的道理,利于永远保持其正确的认识。”与《乾》卦的爻后辞的用意完全一样,都是对该卦重要性的强调。
mcxyi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4-12-26 01:35: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的辞,传统易学一般将其称为“用九”。说它特殊首先是因为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坤》两卦有这种辞,《乾》卦被称为“用九”,《坤》卦被称为“用六”。其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卦辞?还是爻辞?如果说它是卦辞吧,它并没有和卦辞连在一起。如果说它是爻辞吧,可它前面并没有爻象。
传统易学一般将这段辞作爻辞理解,认为它的含义就是表示《乾》卦六阳爻皆变为阴爻。这种解释是本于占筮的应用。我们在前面已经就传统易学的卦象问题作过讨论,并得出了传统易学的卦象理论将卦象看反了的结论。依此结论,所谓《乾》卦六阳爻皆变为阴爻的这种变化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九”代表少阳,不可能变为阴爻。其次,这种解释本身也不符合《周易》的体例。《周易》每卦一段卦辞,每爻一段爻辞,既没有什么二爻同时变的爻辞,三爻同时变的爻辞,四爻同时变的爻辞,五爻同时变的爻辞,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六爻同时变的爻辞。其实所谓二爻皆变,三爻皆变……,均是杜撰出来的东西,根本就变不了。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易学的解释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还是来逐字逐句的探讨。
“用九”:“用”:使用、运用。“九”:本义是少阳,在《周易》中表示老阴变少阳的过程。由于这段辞是附于《乾》卦六爻的变化之后,而《乾》卦六爻皆“九”。所以,这里的“九”当是泛指《乾》卦六爻的变化。以此来理解“用九”,可直译为:“运用《乾》卦六爻变化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就是《乾》卦六爻爻辞中所述的道理,所以也可以译为:“运用《乾》卦六爻爻辞所述的道理”。运用这个道理后会怎么样呢?
“见群龙无首,吉。”:“群”字从“君”,从“羊”,号令羊群之义。在人们家养的动物中,只有羊最服从指挥,容易管理,故从羊。后引申为集体、朋辈、种类、集团、众多等义。“首”:本义为头,引申为首领、初始、首先等义。“吉”:完善、吉祥。“见群龙无首,吉”一句如果直译可以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看见众多的龙没有脑袋,是吉祥的。”二是“看见众多的龙散漫无序,是吉祥的。”哪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我们首先看第一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龙”是指什么?在爻辞中,“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东方苍龙七星宿;二是比喻君王。但不论是星宿,还是君王,都不能以“群”论。星宿龙只有一条,而国无二君。所以这里的“龙”与前面爻辞中的“龙”应不是一种东西。我们知道龙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马。如果以马来论,群马被砍头,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又有何吉祥可言呢?由此看来,第一种解释不对。
第二种解释又如何呢?首先,因为以上说过的理由,我们要将龙确定为马。“群龙”就是“群马”。马在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战争的主要工具,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飞机、坦克、军舰。马的数量和质量是古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和平时期马匹散养,以为战备。战争时期则要给马加鞍,套上绳索,由人操作。以此理解,“见群龙无首”之辞当是指马匹散养时的状态。战争时期的马匹在人的操纵下排列整齐,首尾相应,属于“有首”的状态。而马匹散养时的状态是和平的象征,所以作者下了“吉”的断语。《史记·周本记》载:周武王伐纣之后,为了向世人展示其求和平的愿望,曾经“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武也。”武王所采取的三条和平措施中的第一条“纵马于华山之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马南山。武王所为正是为了“见群龙无首”。由此我们认为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如果意译的话,这段辞的大意为:
“运用《乾》卦六爻爻辞所述的道理行事,就会产生一个安定祥和的理想环境,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依这种理解,这段辞应该是对《乾》卦卦爻辞的作用和重要性所作的强调。它既不属于卦辞,也不属于爻辞,勉强可以将其称之为爻后辞或总结辞。《坤》卦的爻后辞是“用六,利永贞。”意思是:“对《坤》卦六爻所述的道理,利于永远保持其正确的认识。”与《乾》卦的爻后辞的用意完全一样,都是对该卦重要性的强调。

马五行属火,乾卦五行属金,为什么乾卦代表的动物是马

2. 乾卦五行属金,而在象征动物时,乾卦代表的是马。这源于乾卦象征的意义是刚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因其日行千里的特性,非常契合这一象征。3. 《易经·说卦传》中提到:乾为天、圆、君、父、玉、金、寒、冰、大赤、良马、老马、瘠马、驳马、木果等。这说明在易经中,乾卦可以象征...

马五行属火,乾卦五行属金,为什么乾卦代表的动物是马

原因说起来很复杂,简单理解可以从卦的象征意义来说,乾卦在象征动物时代表是马,因为乾的属性是刚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这种动物日行千里,非常符合这一属性。《易经.说卦传》: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jí]马,为驳马...

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为何要用马来表示?

所以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就是代表主动、正义、强健之类的一个意思,面对这样的卦象,我们在动物中也可以寻找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这就是一种类像的思想。而在动物中,古人一直认为马是最有阳刚之气,最符合乾卦的,所以就选择马来对应乾卦。其实卦象还能够对应更多地事物,并不是单指一种东西,例如当我...

乾马的意思是什么

在《易经》的《说卦》篇中,乾卦被解释为象征马,而坤卦则象征牛。这种象征在道教文化中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乾马"被用来指代一种纯净的阳刚之气。在唐代,著名道士吕岩创作了一首七言诗,其中提到“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形象地描绘了乾马与坤牛之间的关系。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

马在八卦代表什么意思

易经中的乾卦代表着天与人,象征着天人合一。同时乾卦也是代表着阳,而马正是最具有阳刚之气的动物,所以就用马来表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