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治世,中学修身
曾国藩曾说,西学治世,中学修身。以前我对曾国藩不太感冒,好像他的名字在历史书里出现过,但时候觉得他是个坏人,所以有关他的一切我都很没兴趣,直到后来白岩松说他看过一本写曾国藩的书,让他觉得荡气回肠,深深的感受到人性的变化,我才慢慢对这个人的态度有了转变。
但是,我对曾国藩这句话更深的体会,是在美国的时候,学习西方的一些沟通和管理课程,发现他们的方法真的是快准狠,非常奏效,但是呢,都是很直接的方式。而在学习中国文学和著作的时候发现,古人的智慧无穷,每一条都可以拿来指导现代的生活,解决生活的困难和麻烦,也能够很好的调节情绪。
有两本被人们忽视的经典著作,一本是《易经》,一本是《黄帝内经》。为什么要学习《易经》啊,因为它告诉了人与自然相处的道理,人与人相处的道理。这道理并不是深不可测,相反是那么的简单易懂。而《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如何了解认识我们的身体,病痛的产生和治疗。
《易经》是一本被神话了的古老经典,但是其阐述的道理确是让人获益无穷。其中有一点,《易经》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区分,不能用一个标准对待所有事。这一点与我曾经的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曾经我以为,我们要保持内外一致,对谁都要一个标准,我还曾以此为傲,高兴的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真实的人。但是为此,我受过不少的苦,我对待很多人都很友善,甚至有时候为了让别人开心,忍着自己的不开心,希望换来自己的好名声。一度的沉浸在这种对人对事的方法里。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曾仕强讲的《易经》,才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问题。
《易经》里的两种处世观点
第一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里面讲的道理是,不要对任何人都用同样的方式交流,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目的是让对方听懂。对人当然要说人话,对鬼讲人话他怎么能够听懂,当然要讲鬼话。
以前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总是嗤之以鼻,但是听了曾教授讲完后,我改变了想法。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就像对外国人,你要说英语,他才能听懂,对待老人,说话速度要慢,对待小孩,说话要可爱;这样对方才能听你说话,这也是教我们做人要灵活,要懂得变通。
第二种:度量大针对的是无心之过,而不是有意的。
别人犯错误,分为有心的和无心的,有心的不能放过,无心的不去计较,不计较无心之过才是大度。这个观点与孔子的一个观点一致。一次,孔子的学生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你用德回报了怨,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德呢?对你不好的人,你对他好,那对你好的人,你打算用什么来回报?
原来,这些做人做事的准则,古人早已参透,只是现代人疲于忙碌,看不到罢了。
《易经》让我快乐
有两本被人们忽视的经典著作,一本是《易经》,一本是《黄帝内经》。为什么要学习《易经》啊,因为它告诉了人与自然相处的道理,人与人相处的道理。这道理并不是深不可测,相反是那么的简单易懂。而《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如何了解认识我们的身体,病痛的产生和治疗。《易经》是一本被神话了的古老经...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
《易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万经之首,《易经》读后感。它充满著神秘的色彩,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种种感情,我阅读了。其实,我并非直接阅读的《易经》,我文言文水平较差,我阅读的是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解析,间接阅读了《易经》。曾仕强教授是台湾的著名学者,也是我非常关注...
《易经》的人生启示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第二启示: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
易经教会了我们什么?
主要是要告诉我们,在大千世界之中,事物的对立面(阴、阳)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事物的对立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乃至相互转化之中。人要学会善于在万变之中发现不变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趋利避害,以实现快乐幸福生活的最大化。
《易经•兑卦》,掌握喜悦不失品德的兑之道,就能笑口常开!
简单翻译下:兑卦,亨通,利于守正道。简单翻译下:彖辞说兑,就是喜悦的意思。阳刚居中坚守正道而谦逊柔和在外,怀着喜悦的心情坚守正道。可以顺应天道,并且应合人心。凡事以使人民喜悦为先,人民就会忘记劳苦;怀着喜悦的心情面临险难,人民可以忘却生死。喜悦的重大意义,是可以勉励民众去做啊!简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