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之乾

      乾为《易经》首卦,乾上乾下,代表天,由最纯粹的阳气构成,是大吉之卦。《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元为根本之意,只有乾坤用元表示,表明乾坤是万物的根本和原始的状态,乾统天而位正,才能行云布雨,万物成形,日升月落,有始有终。乾由六道不同位置的阳气组成,所以说时乘六龙而御天,时乘我理解是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爻意,在乾道的变化中,因时而异,各正性命,方能保合太和,达到和谐贞正的目的。以乾为首统御万物,则天下太平安宁。

      乾:元,亨,利,贞。

      此为乾的总卦辞,表明乾的性质,元为始,代表万事万物之本;亨为通,代表顺利的成长,利为和,代表祥和有益的发展,贞为正,代表清正坚固的成果。《易传·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以君子四德来对应,我认为比较牵强,不符合乾道变化之理,但可以作为修身之学。

        初九:潜龙,勿用。

      《象》日:“潜龙勿用” ,阳在下也。此时龙潜水底,处于下层,正是学习和积累的最初状态,尚未具备行云布雨、雷霆万钧的能力,宜韬光养晦,修炼自身,所以勿用。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此时用之则易折,《伤仲永》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通 “现”,随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龙的一些品德和能力开始凸显,此时虽仍在下层的大地田野之中,但已经被一些人发现,此时如果被大人物或者高层注意,是很利于它的发展的。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意思就是君子修德行,德行深厚、知识广博后自然有形迹化生,喻义君子此时应言信行谨,广修德业,自会有人认可。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先秦以前,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字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子泛指人、臣民,合起来就是治事发令之人。此爻与前爻衔接,利见大人后得到提拔,可以治事发令,但由于经验尚浅,所以需从早到晚勤奋努力,夜间反省警惕,此期间即使发生危险,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忠诚守信、不骄不忧、勤勉时惕,终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许会跳到深渊里,终究没有祸患。一言道尽人生之沉浮,只要是德行高尚的人,不论顺逆,终会大有作为。《系辞》注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差别;二多誉,四多惧”,故九四之爻意味着此时君子毁誉参半,有掉入深渊之忧,但总体而言是没有灾祸的。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儒家认为此时的上下和进退不是走入邪道和脱离群众造成的,只要进修德业,欲望与时局匹配,不过也不无不及,就不会有灾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属于阳爻居于刚位,五爻是大吉大贵之位,是整个卦中君主之位,故有“九五至尊”之说。意为得到天时地利,飞于九天之上,有利于会见德才兼备的人,大展宏图。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従龙,风従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従其类也。”喻义君明臣贤,志同道合,风虎云龙,圣人垂拱而治,任贤唯能,为天下大治之象。

      上九:亢龙有悔。

      亢龙为升腾到极限的龙,九五时已得到很高的位置,宏图大展,如再不满足,肆意妄为,则物极必反,过刚易折,造成灾祸和悔恨,故说“亢龙有悔”。《象》日:“亢龙有悔” ,盈不可久也。意为要适可而止,如果继续向上,就会招致灾祸。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喻义已完全脱离群众,虽贵不可言、高高在上,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贤能的辅助,一意孤行必然有灾祸发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与坤卦附有额外的“用九”、“用六”的断语。用九,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阳极生阴,亦即全爻都有变成阴爻的可能,所以用此作为断语。

      用九意为群龙都不做首领,平等共存,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向上,故吉利。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都是表达的天道最大,在天道之下都不妄自尊大,和平共处,自然天下大治,符合天则,乾卦也就无变卦的可能。

       《文言》总结乾卦之理: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二零二零年四月五日,记于昆明。
mcxyi 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4-12-29 17:04: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乾为《易经》首卦,乾上乾下,代表天,由最纯粹的阳气构成,是大吉之卦。《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元为根本之意,只有乾坤用元表示,表明乾坤是万物的根本和原始的状态,乾统天而位正,才能行云布雨,万物成形,日升月落,有始有终。乾由六道不同位置的阳气组成,所以说时乘六龙而御天,时乘我理解是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爻意,在乾道的变化中,因时而异,各正性命,方能保合太和,达到和谐贞正的目的。以乾为首统御万物,则天下太平安宁。

      乾:元,亨,利,贞。

      此为乾的总卦辞,表明乾的性质,元为始,代表万事万物之本;亨为通,代表顺利的成长,利为和,代表祥和有益的发展,贞为正,代表清正坚固的成果。《易传·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以君子四德来对应,我认为比较牵强,不符合乾道变化之理,但可以作为修身之学。

        初九:潜龙,勿用。

      《象》日:“潜龙勿用” ,阳在下也。此时龙潜水底,处于下层,正是学习和积累的最初状态,尚未具备行云布雨、雷霆万钧的能力,宜韬光养晦,修炼自身,所以勿用。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此时用之则易折,《伤仲永》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通 “现”,随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龙的一些品德和能力开始凸显,此时虽仍在下层的大地田野之中,但已经被一些人发现,此时如果被大人物或者高层注意,是很利于它的发展的。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意思就是君子修德行,德行深厚、知识广博后自然有形迹化生,喻义君子此时应言信行谨,广修德业,自会有人认可。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先秦以前,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字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子泛指人、臣民,合起来就是治事发令之人。此爻与前爻衔接,利见大人后得到提拔,可以治事发令,但由于经验尚浅,所以需从早到晚勤奋努力,夜间反省警惕,此期间即使发生危险,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忠诚守信、不骄不忧、勤勉时惕,终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许会跳到深渊里,终究没有祸患。一言道尽人生之沉浮,只要是德行高尚的人,不论顺逆,终会大有作为。《系辞》注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差别;二多誉,四多惧”,故九四之爻意味着此时君子毁誉参半,有掉入深渊之忧,但总体而言是没有灾祸的。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儒家认为此时的上下和进退不是走入邪道和脱离群众造成的,只要进修德业,欲望与时局匹配,不过也不无不及,就不会有灾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属于阳爻居于刚位,五爻是大吉大贵之位,是整个卦中君主之位,故有“九五至尊”之说。意为得到天时地利,飞于九天之上,有利于会见德才兼备的人,大展宏图。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従龙,风従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従其类也。”喻义君明臣贤,志同道合,风虎云龙,圣人垂拱而治,任贤唯能,为天下大治之象。

      上九:亢龙有悔。

      亢龙为升腾到极限的龙,九五时已得到很高的位置,宏图大展,如再不满足,肆意妄为,则物极必反,过刚易折,造成灾祸和悔恨,故说“亢龙有悔”。《象》日:“亢龙有悔” ,盈不可久也。意为要适可而止,如果继续向上,就会招致灾祸。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喻义已完全脱离群众,虽贵不可言、高高在上,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贤能的辅助,一意孤行必然有灾祸发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与坤卦附有额外的“用九”、“用六”的断语。用九,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阳极生阴,亦即全爻都有变成阴爻的可能,所以用此作为断语。

      用九意为群龙都不做首领,平等共存,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向上,故吉利。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都是表达的天道最大,在天道之下都不妄自尊大,和平共处,自然天下大治,符合天则,乾卦也就无变卦的可能。

       《文言》总结乾卦之理: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二零二零年四月五日,记于昆明。

《易经》64卦之首——乾卦

乾卦作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象征天道的生生不息、永远进取的精神,也是《易经》宗旨的体现。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学习和效法这种精神。卦辞为:“乾:元、亨、利、贞。”译文为:“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

《易经》之乾

      乾为《易经》首卦,乾上乾下,代表天,由最纯粹的阳气构成,是大吉之卦。《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易经》中的乾卦到底是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为天刚健中正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卦辞乾·元亨利贞.《子夏传》说:元...

《易经》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讲究?

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八卦中的乾,乾是卦中首位,也就是正南位,纯阳为乾,亦为天。而乾卦,作为《易经》中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其意义也就格外的重要,而作为卦象之初始,自然也就代表着天之初始,事物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败,周而复始的过程。说起八卦中的乾位就要谈及其对应的卦象,正所谓孤阴不生,...

《易经》中“乾卦”,乾是啥意思,乾卦有何讲究?

易经里面的乾卦就是阳卦的意思,有一个词叫做乾坤,乾指的就是天空,也代表男人。而坤指的就是土地,也代表女人。男人是阳刚的是威武的,男人也代表阳气,是向上的力量。乾卦就代表跟男人一样具有强壮的力量和开创性,所以乾卦也是64卦之首。乾卦具体的卦象就是全阳卦,落到具体事物乾卦代表的就是男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