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
《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诫子书》的中心内容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扩展资料: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诫子书》
百度百科-《周公诫子》
诸葛亮诫子书中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
周公诫子: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周公诫子与诸葛亮诫子的中心内容
《诫子书》的中心内容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周公诫子:教育儿子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 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周公诫子告诫儿子伯禽和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一般与什么比较
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要立德、修身 2、论证方法不同 《周公诫子》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诸葛亮《诫子书》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周公诫子中心内容原文,周公诫子的故事
周公的诫子之言,中心内容在于告诫儿子前往鲁国执政时,切勿因拥有封地而轻视人才。他以自身的地位和经历为例,强调了对人才的尊重和求贤若渴的态度,强调了谦虚谨慎的美德对于维护统治和国家的重要性。周公提到,即使是身为天子,也要保持谦卑,否则将如桀纣般因傲慢而失天下。这个故事在今天仍提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