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科学可言吗

当然有 啊
mcxyi 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4-12-26 21:06: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当然有 啊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是周文王囚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实际上,自周朝以来,经历代圣贤先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周朝的易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所称的周易泛指丰富和发展了的一整套易学理论,包括易理和象数两派的主要著作。

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

易经很古老,在文字未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经由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发现,许多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硬的软的等,为了描述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随手画了两个最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之。开始这两个符号必定是随手画的,只是代表的意义而没有名称,是后来才称其为阳(—)和阴(——)的。关于这两个符号的产生,有的研究周易的书说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征,有的说是表示白天和黑夜的符号,其实它们并不具体那一事物,而是描述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 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分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用我们祖先的话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同时万事万物又都可以分为阴阳。 阴阳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分类和描述,这样简单抽象的描述,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祖先们肯定感到很不够。通过进一步观察,按《易经》上讲,我们的祖先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物类象的规律,即万物按其类基本相象。有的阳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于是把所有的事物(开始主要是物质)拿来分类,结果可分成八大类,万物都拿来分类了,没有不能纳入这八大类之中的,为了描述这八大类物质,于是用八个符号来代表之,这八个符号就是由阴阳组成的后来称之为 八卦的这八个符号(略)。这就是八卦的起源。至于有的研究易经的书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氏则之而画八卦,是不确切的,这造成了人们对八卦起源的神秘性,不利于科学的宣传周易,这八个符号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当时的文字,是文字的祖宗。 后来先人又发现,不但物质世界符合八卦的分类和规律,精神世界亦可以用八卦来描述。笔者在《清正气功》专著中提出,从大的范围来分,物质世界属阳的世界,精神世界属阴的世界。阴阳两世界均符合八卦所描述的分类和规律。易圣周文王据此进一步推演,将伏羲描述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先天八卦推演成同时可以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包括精神世界在内的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我们现在应用的就是文王八卦。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增多,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仅八个卦(符号)已经不能清晰的分类和描述了,于是周文王根据这两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将文王八卦进一步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 ,从此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规律展的规律都在其中了,没有能逃出其外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亦证实了六十四卦与宇宙的自然社会规律的相吻合性。如六十四卦与生物遗传基因结构和组合方式是一致的。 可以这样说,文王当时做的是很伟大的科学研究,他对自然的社会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归纳总结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是如此的严密和准确,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力,历几千年而不衰,是现代的所谓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所不能比拟的。可怜的是,现在还有人把我们祖先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成是封建迷信,何等的无知悲智。现代的许多科学无不是以周易理论为源泉,无不是从周易理论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的,二进制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显著的例子。可是有人忘祖了,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的根。他们人长大了,怀疑起自己的来源了,人都是父母阴阳结合的产物,能说父母的阴阳结合是迷信吗? 周易的起源是科学的,这个起源不搞清楚,往往容易被当成迷信。

要讨论《易经》是否科学,先要考证《易经》的创始过程是否科学。对于“科学”一词又不能仅仅局限在狭义的窠臼里面。广义的科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和学问。王维先生在《科学基础论》一书中有明确的界定,他指出:“只有知识的集成才是科学。”“集成就是对知识经过一番整理、系统化和提炼。”而狭义的科学概念只限于自然科学。

鉴于此,我想说的是:《易经》从创始的源头到形成文字,是远祖先民沿着测量日影的竿、圭,记数的筹、策,记事的图形,表示阴阳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记录卜辞的甲骨文……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既是经验的积累,实践的前赴后继,又是智慧的结晶,完全符合上述引证中的概念。下面,只是一些在短时间收集的论据,虽有待于不断充实,但就仅有的论据而言,有考古的、有古典记载的、有历史遗存的,所以,并不缺乏其生动性和确凿性。

一、 立竿测影

1.《周礼·夏官司徒第二》:“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含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至日景。”故“景”即“影”。是说夏至之表影长一尺五寸。古人以夏至为测量日影的标准时,因为夏至日影最短,以夏至影长制成的土圭短小轻便,易于使用。连续测得相连两个夏至日影的长度,就可以探明回归年的长度,并进一步进行季节的推算与判分。

2.《周髀算经》:“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周礼·考工记》:“人长八尺”。《夏本纪》中有禹以“身为度”的描述。古人的身长八尺为丈,故后流传“丈夫”一词。这正是以人影测时间、方位、季节等原始方法的演变。

3.“卜”字中“ │”表示表竿,“、”表示日影;“卦”字则表示以“圭”测日影。

二、 筹、策

1.《老子·二十七章》:“善数者不以筹(梼)策。”

2.筹(梼):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本义,古代投壶所用的竹签子。从竹、从寿声。老竹为寿。有一定年岁、切数为寿。

3.策(册)甲、金、篆。象形,像编简成册之形。《说文解字》:“册,符号也,诸候进受于王也。象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计算工具。

4.数,篆 形声字。从支(用手操作),从娄(连续),会一一点数,计算之意。

5.《系辞传上》:“……”

6.秦九韶《数书九章》卷一:“大衍类·著卦发微”章中,提出另一种思维方式的筮法(见《国际易学研究》第二辑P181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川原秀诚有论文《秦九韶的易筮法》一篇。原载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第6号,1984年。)

7.关于数的起源,《汉书·律历志》:“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

8.殷周时 古发现,确有数字卦符号的发现。张亚初等学者《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签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二期,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9. 研究彩陶而著名的蒋书庆先生在《远古彩陶花纹揭秘》中说:“殷周数字卦符号的发现,说明八卦符号及其起源的确与记数方式有关,也说明伏羲画卦,由数起的传统是可信的。”但他同时又指出:“八卦符号以数的方式表示,已超出了单纯记数的范畴,隶首之作算术的传说,以数用之于计算,也与数的起源有了相当的时间距离;所以说数的起源,还应在此传说中的伏羲时代更为遥远的上古时代。”(应为远古时代)

三、 纹理、文彩、文化、文明

1.《系辞传》:“仰则观象于天……”。

2.王树人教授:《“易之象”及其现代意义论纲》(见《国际易学研究第四辑》P284)中首先提出了“易之象”,即“象思维”。文中说:“易之道,始于象,源于象。没有象,就没有易。”

“伏羲如何能画出八卦?据说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然而,这两句话,实在是太深奥,具有难以理会的‘神秘性’。例如,何谓‘天文’、‘地理’?所谓‘观’与‘察’又当如何理解?这些,都是具有根本性的大问题。”

3.《易经》中关于“文”、“化”、“文明”等概念反复出现,如:
(1)《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2)《坤·六五·象》:“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3)《小畜·象》:“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4)《同人·彖》:“文明以健,中正而应。”
(5)《大有·彖》:“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

关于文化、文明的界定,中外学者的认识不一,其定义都在140多种之上。近年来,我对大地湾文化的彩陶图形中的文彩笔画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彩源于先民对于自然纹理的直接摹仿。古人云“石有纹理山有脉”,纹理在自然中普遍存在,如天上的云彩,水面的波纹,叶的叶脉,树的年轮,人身的皱纹,指纹等。当先民们把自然之“纹”用线条表现在陶器上后,彩陶文化便产生了,随后,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彩陶时代产生了,彩陶文化带来了彩陶文明(社会化的启蒙和开明)。

四、 符合易、占卜易、文字易

1. 阴爻、阳爻两种符号产生后,八卦和六十四卦产生了。

(1)《周易·系辞传·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周礼·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3)《系辞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4)《说卦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5)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均认为,古代占卜,以烧灼龟甲察看烧灼开裂的龟甲纹理,定出吉凶。并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传至商代,更为盛行。

(6)《史记·周本纪》:文王囚羑里“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以上说明,《周易》的形成,是有组织,有系统,从原始的草创到规范的文字,是几千年来,各种时代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再以一句系辞的解读为例,进一步说明《易经》始创的科学性。

《系辞传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说文》:“道,所行道也。”道路两旁,分阴分阳。阴阳所分源于日影的移动。移者,易也。“易”字字形从日、勿;字音从移。日影移动而阴阳互位,即为变易;变易的规律又有不易的规律,并有简易的规则。可见,“易”始于日影的移动和测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为文字易,其过程始终贯穿了一条有组织、有系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升华。

我觉得易经是一种哲学。如果你相信这门哲学,你就会认为这门哲学是科学的,其他哲学是迷信的。就像佛教徒不会相信太上老君一样.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能够存在几千年.我想是有很大的道理的,不要老是那中国的传统哲学当迷信来看带,要知道它们也我们老祖宗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总结的思想精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相信他是有科学根据的!

还有就是它是哲学,不要老是把他看成算命之类的!

有,而且非常的 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易经是一部文学价值高的书,易经有科学不能一概而论,http://baike.baidu.com/view/4102.htm

有啊有啊。要不怎么能成古典名著呢

相当有.只是一般人都看不懂罢了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每个人看了都有不同的体会

有,太多了

有啊

没什么是绝对的...

你把它研究透了就知道了噻.呵呵.

易经推算如此准确,其是否有科学依据?

我个人认为的结论是《易经》中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真理,在未来他其实也是属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决定了像预测这样的技术不可能出现,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人类的知识具有如此奇怪的特征,以至于任何逻辑上导致矛盾的言论都无法在现实中建立。例如,我们只是假设未来状态是可预测的,结果将是现在和未来之...

易经是科学?还是玄学

《易经》既不是科学又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学的易道之学,是启迪和指导人类认识宇宙、自然,人文、社会,万事万物规律的各个学科总纲。《周易》最早源于上古时期的伏羲氏观天地万物创八卦,然后周文王根据八卦又演绎出六十四卦,并总结了几千年下来古代先民口口相传的经验内容,做了卦爻辞。这是《周易》“...

易经是不是迷信呢?

《易经》与道家经典《道德经》一样,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之所以说《易经》不是科学,是源于《易经》所涉及的领域超出了科学所定义的范畴,反而《易经》却能够给科学以启迪和灵感。如计算机科学就是得益于《易经》的启发而产生的。《易经》作为超科学的易道之学,其在我们人类社会中可以对各个学科各...

中国的《易经》可能隐藏超级科学吗?

《易经》中隐藏“超级科学”的说法,可休矣。其实,这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尴尬的缩影。我们可以研究传统文化,但不能剑走偏锋,这是对老祖宗最大的不敬。当然了,什么食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易经》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故,专家所言“撇清伪科学”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

易经可信吗?

当然可信,易经是我们祖先伟大智慧的结晶,是非常科学的。至于为何会有迷信的色彩,主要是易经太深奥太难学懂,所以真正懂的人没几个,加几千年来,那此对易经一知半解的江湖术士都是借易经去行骗,上当的人多了自然认为易经是不可信的,只因他们没遇到真正的大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