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泰斗曾仕强: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生必读的易经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初识曾仕强,源于他在《百家讲坛》讲解的《易经的奥秘》,幽默风趣,且又通俗易懂,让人获益良多。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有太极,生两仪,谓之阴、阳。自然孕育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一切由之而产生。

世界怎么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作用,互相激荡,它才会生生不息。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亡。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自然孕育。但它背后有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坏人不一定一直是坏人,偶尔也做好事;经常好人也会做坏事。这种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

我们中国人认为一内含二,以一为中心。

西方人认为阴阳是两个东西。

中国人认为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阴,一种叫阳。合起来,它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是阴阳。讲一,它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它就是阳与阴。

西方,分大于合。

中国是合中有分,怎么分,都离不开要合。

西方人看地球,看到最后,就看出一个结果。他说一分为二。

中国人看法不太一样。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先生是智者,更是管理学界的大家,他一生,著书立说,游学授课,足迹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将发扬中华道统文化当成自己终生的使命和最大乐趣,为之孜孜不倦忙碌并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6年,先生积劳成疾。

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他曾在镜头前乐观地谈到自己患病后的生活。

他说:“生死是有命的,那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这个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还已经扩散,无从开刀起。他有八十几岁了,经不起化疗的折腾。那怎么办呢?那只好快快乐乐地面对它。所以每个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没有什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里叫苦连天。”

关于为人处世

先生有三句箴言:人人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

短短十五字,简单明了的说明了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道德的恢复,不是大而化之的呼喊口号,而是具体从每个人开始,人人凭良心做事,通过自己的行为向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慢慢形成。

凭良心有哪些好处呢?

在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的现代社会,“良心”的导正还有实际的用处吗?其实《易经》中的讼卦早就对此有所解答。

《说文》曰:“讼,争也。公言之也。”讼字一边是言,就是开口说话,一边是公,就是说给大家听。

人与人之间为什会“讼”呢?

讼卦的卦辞说: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有孚就是信用,就是诚信,窒就是窒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一旦窒息了,信用开始破产,双方互不信任,因此引起争端。

大家都不凭良心做事,谁也不信任谁,自己不讲信用,暗自去揣度他人,自然不会有信任感。

西方人的处事原则是合法,而中国人不仅仅要求合法,更进一步要求合理。每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从来不违法,中国人只是在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而已。

我们要“凭良心,走礼制”。孔子注重“礼”,认为礼制是最重要的。因为中国人本身有很大弹性,所以我们的制度也永远是有弹性的。

有弹性的中国人、中国话、中国字又依据什么进行变通呢?

两个字:道德。道德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但凡有人做了违反道德的事情,即使没有法律条文的约束也会为人所唾弃。最后的结果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艰难险阻之下,自我成长。我们老想过一种很简单的日子——政府定了法,大家依法办事,这种模式五千年都没有实现。

所以讲来讲去还是要大家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这些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最后变成最有用的。这是《易经》给我们较好的启发。

为什么要立公心呢?

人是社会性的,每个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公”。

《礼记-礼运》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说文》曰:公,平分也。背私也。可见要在人群中做到“公”就要对大家一视同仁,不能有很多私心,这就是《易经》中的同人卦。

同人就是大家尽量朝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同心协力,效果自然就会好。人要做到同人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每一个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也不相同。

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完全相同,因为那不但不可能,而且不需要。但是最起码我们要了解到,只有求同才能存异,这就叫做大同小异。

孔子提出来的一个人类最高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叫地球村。可是我们发现现在地球村推行得不是很顺利,到现在世界大同还只是有名无实,有待于我们人类共同努力。

同人卦的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同人于野”就是告诉我们,要由近推到远,由亲推到疏,一步一步地去一视同仁,才能实现。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过程,慢慢从里往外、从近到远地推出去,才会比较容易做到,一下子要把天下人看成一样的,比较不容易。共同努力就需要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求同存异——把大家相同的部分归纳起来,不同的部分彼此各让一步,自然而然地大家的看法就很接近了。

君子会同类相聚,而种族的差异确实存在,我们只要求做到,可以同的尽量同,没有办法同的我们尊重各有不同的成分、不同的表现,彼此谅解,彼此包容,这样就叫大同了,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同人卦的卦辞中,只有“同人于野”,没有告诉我们要“同人于家”,同人不是在家里完成的,在家里的就叫家人卦了。

换句话说,在家里面,我们可以靠亲情来彼此照顾,但是当我们出去以后,就要做到一点——用我们的理智来指导自己的感情。

先生教导我们“时时立公心”,就是要我们实践同人卦初九爻所说的:同人于门,无咎。首先要把私变成公,化私为公,为了公义而出门,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打开自己心房,将心比心,光明正大的与人交往,自然可以无咎。

凭良心也好,立公心也罢,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可以说毫无价值。所以在最后先生明确指出一定要“自己先力行”。

先生曾说:“中国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人,但是要跟中国人讲道理,也是天底下最难的。”道理人人会说,但不一定人人会做。

所以,才要先力行。

阳明先生苦修西南,龙场一朝悟道,得出四个字“知行合一”。中山先生一生漂泊坎坷,始终向身边的同志强调四个字“知易行难”。这些无不与先生提倡的“先力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也可以看出“行”字的重要。

《易经》中强调“行”的卦就是履卦,履就是履行,整个履卦就是实践天道的意思。

履卦卦辞: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履虎尾”就是时时刻刻都好像走在老虎尾巴的后面,一不小心踩到它的尾巴,就没有命了。“咥”就是咬的意思。你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却不咬你,你就高明了。这个“亨”是指人庆幸没有被老虎咬,真是亨通。

这告诉我们,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危机,而度过危机的合理方式就是依理而行。“履”跟礼貌的“礼”,跟道理的“理”异曲同工,就是礼貌、礼仪、礼节、理智,都要根据道理来实行。

在履卦实践天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就是履行法定的义务,不做违法的事情,这是对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在一切合法这个层次上再提高一点,就是一切的人伦日用都是精神合理的表现,就是凭良心,立公心,遵守社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那么最高层次的履行天道又是什么呢?

是内心有仁爱之心。“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这是中国人的君子之道。

先生一生著作颇丰,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1979年,先生在新加坡讲学,意气风发,高瞻远瞩,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华道统文化精髓,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

他认为中国的人文习俗与西方有很大差异,不能一味模仿和追随西方的管理模式,而应该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化解中国人的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开创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河。

其后,先生在传播“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同时,逐渐转向社会层面的教育。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等学府,为在校学生进行演讲。

因此,其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先生曾言中国人所有的学问,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时隔数载,智者已故,唯那句一阴一阳之谓道,仍回荡于耳畔。

共赢生态-共品
mcxyi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4-12-27 16:31: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初识曾仕强,源于他在《百家讲坛》讲解的《易经的奥秘》,幽默风趣,且又通俗易懂,让人获益良多。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有太极,生两仪,谓之阴、阳。自然孕育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一切由之而产生。

世界怎么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作用,互相激荡,它才会生生不息。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亡。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自然孕育。但它背后有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坏人不一定一直是坏人,偶尔也做好事;经常好人也会做坏事。这种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

我们中国人认为一内含二,以一为中心。

西方人认为阴阳是两个东西。

中国人认为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阴,一种叫阳。合起来,它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是阴阳。讲一,它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它就是阳与阴。

西方,分大于合。

中国是合中有分,怎么分,都离不开要合。

西方人看地球,看到最后,就看出一个结果。他说一分为二。

中国人看法不太一样。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先生是智者,更是管理学界的大家,他一生,著书立说,游学授课,足迹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将发扬中华道统文化当成自己终生的使命和最大乐趣,为之孜孜不倦忙碌并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6年,先生积劳成疾。

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他曾在镜头前乐观地谈到自己患病后的生活。

他说:“生死是有命的,那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这个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还已经扩散,无从开刀起。他有八十几岁了,经不起化疗的折腾。那怎么办呢?那只好快快乐乐地面对它。所以每个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没有什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里叫苦连天。”

关于为人处世

先生有三句箴言:人人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

短短十五字,简单明了的说明了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道德的恢复,不是大而化之的呼喊口号,而是具体从每个人开始,人人凭良心做事,通过自己的行为向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慢慢形成。

凭良心有哪些好处呢?

在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的现代社会,“良心”的导正还有实际的用处吗?其实《易经》中的讼卦早就对此有所解答。

《说文》曰:“讼,争也。公言之也。”讼字一边是言,就是开口说话,一边是公,就是说给大家听。

人与人之间为什会“讼”呢?

讼卦的卦辞说: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有孚就是信用,就是诚信,窒就是窒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一旦窒息了,信用开始破产,双方互不信任,因此引起争端。

大家都不凭良心做事,谁也不信任谁,自己不讲信用,暗自去揣度他人,自然不会有信任感。

西方人的处事原则是合法,而中国人不仅仅要求合法,更进一步要求合理。每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从来不违法,中国人只是在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而已。

我们要“凭良心,走礼制”。孔子注重“礼”,认为礼制是最重要的。因为中国人本身有很大弹性,所以我们的制度也永远是有弹性的。

有弹性的中国人、中国话、中国字又依据什么进行变通呢?

两个字:道德。道德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但凡有人做了违反道德的事情,即使没有法律条文的约束也会为人所唾弃。最后的结果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艰难险阻之下,自我成长。我们老想过一种很简单的日子——政府定了法,大家依法办事,这种模式五千年都没有实现。

所以讲来讲去还是要大家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这些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最后变成最有用的。这是《易经》给我们较好的启发。

为什么要立公心呢?

人是社会性的,每个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公”。

《礼记-礼运》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说文》曰:公,平分也。背私也。可见要在人群中做到“公”就要对大家一视同仁,不能有很多私心,这就是《易经》中的同人卦。

同人就是大家尽量朝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同心协力,效果自然就会好。人要做到同人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每一个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也不相同。

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完全相同,因为那不但不可能,而且不需要。但是最起码我们要了解到,只有求同才能存异,这就叫做大同小异。

孔子提出来的一个人类最高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叫地球村。可是我们发现现在地球村推行得不是很顺利,到现在世界大同还只是有名无实,有待于我们人类共同努力。

同人卦的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同人于野”就是告诉我们,要由近推到远,由亲推到疏,一步一步地去一视同仁,才能实现。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过程,慢慢从里往外、从近到远地推出去,才会比较容易做到,一下子要把天下人看成一样的,比较不容易。共同努力就需要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求同存异——把大家相同的部分归纳起来,不同的部分彼此各让一步,自然而然地大家的看法就很接近了。

君子会同类相聚,而种族的差异确实存在,我们只要求做到,可以同的尽量同,没有办法同的我们尊重各有不同的成分、不同的表现,彼此谅解,彼此包容,这样就叫大同了,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同人卦的卦辞中,只有“同人于野”,没有告诉我们要“同人于家”,同人不是在家里完成的,在家里的就叫家人卦了。

换句话说,在家里面,我们可以靠亲情来彼此照顾,但是当我们出去以后,就要做到一点——用我们的理智来指导自己的感情。

先生教导我们“时时立公心”,就是要我们实践同人卦初九爻所说的:同人于门,无咎。首先要把私变成公,化私为公,为了公义而出门,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打开自己心房,将心比心,光明正大的与人交往,自然可以无咎。

凭良心也好,立公心也罢,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可以说毫无价值。所以在最后先生明确指出一定要“自己先力行”。

先生曾说:“中国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人,但是要跟中国人讲道理,也是天底下最难的。”道理人人会说,但不一定人人会做。

所以,才要先力行。

阳明先生苦修西南,龙场一朝悟道,得出四个字“知行合一”。中山先生一生漂泊坎坷,始终向身边的同志强调四个字“知易行难”。这些无不与先生提倡的“先力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也可以看出“行”字的重要。

《易经》中强调“行”的卦就是履卦,履就是履行,整个履卦就是实践天道的意思。

履卦卦辞: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履虎尾”就是时时刻刻都好像走在老虎尾巴的后面,一不小心踩到它的尾巴,就没有命了。“咥”就是咬的意思。你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却不咬你,你就高明了。这个“亨”是指人庆幸没有被老虎咬,真是亨通。

这告诉我们,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危机,而度过危机的合理方式就是依理而行。“履”跟礼貌的“礼”,跟道理的“理”异曲同工,就是礼貌、礼仪、礼节、理智,都要根据道理来实行。

在履卦实践天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就是履行法定的义务,不做违法的事情,这是对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在一切合法这个层次上再提高一点,就是一切的人伦日用都是精神合理的表现,就是凭良心,立公心,遵守社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那么最高层次的履行天道又是什么呢?

是内心有仁爱之心。“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这是中国人的君子之道。

先生一生著作颇丰,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1979年,先生在新加坡讲学,意气风发,高瞻远瞩,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华道统文化精髓,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

他认为中国的人文习俗与西方有很大差异,不能一味模仿和追随西方的管理模式,而应该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化解中国人的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开创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河。

其后,先生在传播“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同时,逐渐转向社会层面的教育。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等学府,为在校学生进行演讲。

因此,其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先生曾言中国人所有的学问,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时隔数载,智者已故,唯那句一阴一阳之谓道,仍回荡于耳畔。

共赢生态-共品

国学泰斗曾仕强: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生必读的易经大智慧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自然孕育。但它背后有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坏人不一定一直是坏人,偶尔也做好事;经常好人也会做坏事。这种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 我们中国人认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