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变不用正,用九不用七,七为正阳之数,九则为阳之变数。九字的立义,很明显是以究尽义为坐标的,它直接表达易学极变化的义涵,数极于九(十又返还回一),易穷于变,两者一一相互对应,又构成一终极的象数关联,名与实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同样是象与数的原则,象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如名与实一般。所以九字的制作,象究尽之形(变易是至为委屈的),正有一种象数回归的意义,因为九为数极。称之为“老阳”
阴变于六,正所谓六为老阴,文而从变者也。与九阳反之,称为“老阴”。
《易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据此诸文,皆是用蓍以求卦。先儒之说,理当然矣。然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者,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张氏以为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大规则是宗旨大纲,10大境界是手段套路。坚定目标,对照比较,找到自己 定位,也看到他人所处的位置,回头再看老子易经,清楚明白,一览无遗。老子思想是产品介绍,易经是使用说明。人能不能理智的面对自然?只做对的,避免或者尽量少做错事?迎接挑战规避风险?争强好胜但是和谐共存?打破僵局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勇争上流,急流勇退功成名就淡泊名利,化敌为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下归一,无我无缺人人平等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按照我的理解,人类社会有四大规则:学规则,守规则,破规则,立规则。历史证明人是宇宙最聪明的生物,一直遵循自然法则,学习进步,弃旧创新,突破前进。人生有10大境界:1对2错3进4退5强6顺7奇8隐9胜10无。女人为阴也可以做到5强6顺境界,超越别人,但是7奇相当于一方霸主,女人能力所限很难做到,8隐为大智若愚境界,能任宰相总理之职,中国至今只有寥寥少数女人可以做到。9胜是君主帝王,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能征战四方,独立自主打天下的女人。易经是中国人的智慧大成,外国也有女首相女国王,但既分阴阳,中国是世界中心,当然走正道,行王事主阳。所以易经说坤卦用6,就是6顺境界,再往上就超越女性本能,违背天理。男人也只能用9,男人为阳,武力统治,胜者为王,最多也只能做到第九层境界。10无境界自古无人可以做到,除非阴阳合体,就像远古传说的女娲和伏羲是蛇身双头的怪物,优势互补完美无缺。假如人类真的可以做到10无境界,人人平等,资源共享,没有特权没有歧视,人类共同目标就实现了。纯阳纯阴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阴阳本来就是相对而言,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发展的,时间不可能停滞不前,某个特定时期的独特个性也许符合当时的阴阳特性,但是不可能一成不变,老阳中阳少阳也不过的发展过程中的短暂现象。易经是门高深的学问,不能形而上学的理解认识,必须随时随地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应用。但事有例外,用九的真实意义告诉我们,始终坚持的阳并不是真正的真理,用九就是为了推翻全阳,群龙无首直接理解,就是一群龙没有首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进一步理解,无首就是没有尽头,一直坚持的全阳也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阳变阴,同样阴也可以变阳。所以坤卦用六,已经很明白的告诉大家,坤为阴是女性,到了6的层次,已经达到正常标准下的女性顶峰,如果女人达到第七层境界,已经脱离了女性的正常范畴“铁娘子”“女汉子”“女强人”,七层就已经由阴变阳了,所以乾卦用9,坤卦用6就够了,789都是阳的属性,但是9以后还会变化,是变成阴阳合体,还是阴阳互换,古今都没人可以证实,只能等未来的后人去验证求实。
《苏轼集》有介绍:
今夫《易》之所谓九六者,老阴、老阳之数也。九为老阳而七为少阳,六为老阴而八为少阴。此四数者,天下莫知其所为如此者也。或者以为阳之数极于九,而其次极于七,故七为少而九为老。至于老阴,苟以为以极者而言也,则老阴当十,而少阴当八。今少阴八而老阴反当其下之六,则又为之说曰,阴不可以有加于阳,故抑而处之于下,使阴果不可以有加于阳也,而曷不曰老阴八而少阴六。且夫阴阳之数,此天地之所为也,而圣人岂得与于其间而制其予夺哉。此其尤不可者也。夫阴阳之有老少,此未尝见于他书也,而见于《易》。易之所以或为老或为少者,为夫揲蓍之故也.
故夫说者宜于其揲蓍焉而求之。揲蓍之法,曰,挂一归奇。三揲之余而以四数之,得九而以为老阳,得八而以为少阴,得七而以为少阳,得六而以为老阴。然而阴阳之所以为老少者,不在乎七八九六也,七八九六徒以为识焉耳。
老者,阴阳之纯也。少者,阴阳之杂而不纯者也。阳数皆奇而阴数皆偶,故乾以一为之爻,而坤以二天下之物,以少为主。故乾之子皆二阴,而坤之女皆二阳。老阳老阴者,乾坤是也。少阴少阳者,乾坤之子是也。揲蓍者,其一揲也。少者五而多者九,其二其三少者四而多者八。多少者,奇偶之象也,一爻而三揲蓍,譬如一卦而三爻也。阴阳之老少,于卦见之于爻,而于爻见之于揲。使其果有取于七八九六,则夫此三揲者,区区焉分其多少而各为处,果何以为也?今夫三揲而皆少此,无以异于乾之三爻而皆奇也。三揲而皆多此,无以异于坤之三爻而皆偶也。三揲而少者一,此无以异于震坎艮之一奇而二偶也。三揲而多者一,此无以异于巽离兑之一偶而二奇也。若夫七八九六,此乃取以为识,而非其义之所在,不可以强为之说也
你还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资料,里面有很多内容,或许能用上:http://www.guoxue.com/sushiyjiu/sswj/sswj_041.htm
我读过,我从字面理解是这样,九与酒同音.也跟节日有关.九九重阳节是祝贺老年人的日子.老阳当作是太阳将落山.表示生命的终结.后句是正好相反过来.六六大顺.就是好事.就是指青春年华.老阴指太阳正从东方升起,表示将要照亮大地.不就说.生命的开始.从别的方面也可以解释.
若从《易经》上讲,通俗地说你可以这样理解:阳数到九就到了顶点,再发展就转化为阴数了,故曰“老阳”。同样,阴数到六也到了顶点,再发展也就转化为阳了,故曰“老阴”。
在易经里,九是最大的阳数,六是最大的阴数,所以九为老阳\六为老阴
在易经里,有三六九,没有八这种数
我亦然.
1、阴阳与奇偶的关系:
现在我们知道奇数是阳,偶数是阴,为什么要这样对应?说起来可以写长长的论文了。然后奇偶数里是从一、二、三一直到十,十是圆满数,为什么到十为止不再数上去,这也可以说大段文字了。
2、十个奇偶数的性质:
既然十个奇偶数都已经对应好了阴阳,然后考察这五个阳(奇)数,五个阴(偶)数,古人显然觉得在阴数与阴数之间,阳数与阳数之间还必定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3、六、九的由来:
于是古人便赋予阴数与阴数之间、阳数与阳数之间不同的性质,将其中相对稳定、静止的阴(阳)数叫做少阴(阳),将其中发生变化、运动的阴(阳)数叫做老阴(阳),严格说来这些概念不能说是“赋予”,而是从数理中提取出来的。六、九被看作是老阴、老阳,也就是变化中的数。爻以“六”、“九”为题,正是蕴涵并体现了爻变的义理,不以“八”、“七”为题,因为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数,也不以“阴”、“阳”为名,因为它们粗略。这其实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宇宙运动观。至于为什么不是“一”、“二”、“三”、“四”,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与人类对数(特别是从一到十这十个自然数)认识上的宇宙观有关。
4、先有数理再有易理:
阴阳这两个抽象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数,因为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纯抽象性质的东西。而当古人将数(奇偶)与阴阳对应起来时,不仅易理诞生了,数也具有了崇高的意义,即所谓数理。其实数理早就存在(以卜筮的形式),只是在被对应之后其理才彰显。数在先,易在后,这也正是易为何产生于筮的缘故。因为筮的本质是数。而义理之起源可以追溯到当时数与易对应的那一刻。当数与易对应之际,数分奇偶,易辨阴阳,从此《周易》也就从卜筮之简单迷信活动走向了一条通往伟大哲学的大道。
如影答:
“据民族学认为,人类最早只认识二,一个东西分成两份就是二,之后认识三和五,然后终于认识十。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了不起的进步。认识到十是极不简单的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在认识到十这个数以前,例如只认识到三和五,是不会产生筮的。……有一点要指出,古人在认识十这个数的时候才有可能发明筮,但不能认为古人发明筮的时候仅仅认识到十。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认识到万了。”(摘自《周易阐微》)
关于数与阴阳的关系,我再补充一下。阴阳作为抽象的概念是在数之后诞生,因为只有数才是人类最早接触到的纯抽象性质的东西。而只有纯抽象性才能真正激发人的思想,然后在思想中诞生概念。因为我们可以说,在数产生之前,人类对阴阳已有认识,如日月、昼夜等等,但这时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形象,还未上升到抽象。第一次促使或者说逼使人类去做纯抽象思考的事物,是数。然后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辩明奇偶。奇偶诞生在先,阴阳概念在后。当然这里的“先后”是我们现在考察它们时所赋予的,实际在人类漫长的认识事物过程中它们是同步地。在考察它们“先后”之中间,筮产生了。可以说,筮的产生或在阴阳概念诞生之前,或在之后,但绝不会在数之前。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其实最早是奇数和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周易》之前的归藏,用的就是七和八。到了《周易》就用六和九。“八”为少阴之数,“七”为少阳之数,少阴、少阳为静,是静止不变的。“九”为老阳之数,“六”为老阴之数,老阳、老阴为动、为变。易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易...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易经坤卦是六画,坤就是老阴。乾卦很多人以为是三画,其实不是,因为阳是包含阴的,所以乾就是3横加坤的六画,就是九画。所以九为老阳。
为什么周易里,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八却称为少阴?
首先,让我们从最直观的数学逻辑出发。在《周易》的五行体系中,阳数被赋予生机与活力,而阴数则象征着稳定与成熟。按照数字的奇偶性,1、3、5属于奇数,象征阳刚,而它们的和——9,自然被赋予了老阳的特质,象征着生命的圆满和力量。相对应的,偶数2、4代表阴柔,其中2代表了火的初始,而4代表火的...
怎样解释易经中的用九,用六?
综述:《易经》所谓用九只见于乾,用六只见于坤,用九因为六爻皆为老阳,阳极故转为阴,表示乾卦正向着坤卦转变,用六因为六爻皆为老阴,阴极故转为阳,表示坤卦正向着乾卦转变。简单来说如果6个爻都是9,就使用用九,如果6个爻都是6,就使用用六。古时卜卦,每爻所卜的结果只有6、7、8、9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