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原有三种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周易也是周朝人在前面几种易的基础上“演”出来的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
答:《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珍贵文献,儒家将其列为重要经典。道教徒也非常重视对《易》理的探讨,注疏和演绎之作颇多。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道教征也把《周易》当作基础的经典而广为应用。《周易》从内容到形式都为道教所吸收,它渗透到道教的基本信仰、神仙体系、方术仪式、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
从基本信仰方面来看,以《易》解“道”的现象贯穿于道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其内容涉及了“道”的性状,道的自身运动,“道”与“一”的关系,“道”化生天地万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看来,“道”就是“易”,“易”就是“道”,《老子》的“道”的体系与《周易》的“道”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易”与“道”最终都成为主宰一切的神。
从神仙体系方面来看,道教以《周易》中至尊无上的人格化的“天”为模型来塑造“天尊”,并从《周易》的“天”抽取部分神性来塑造低一级的神。如“道德天尊”,据《太上老君开天经》说,伏羲之是,老君下凡,教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认为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是《易》的创造者,并按照《易》理来安排人间的活动。又如“八卦神”,《太上老君中经》说:“八卦天神下游于人间,宿卫太一为八方使者,主八节日,上计较定吉凶。”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套在历史、传说人物的头上,并各有字号。又说:“常以八节之日存念之,其神皆在脐中,令人延年。”道教还以《易》“九”老阳之数比“九皇”神。《三才定位图下篇》说:“《易》之八卦,盖祖乎天真九皇之气,纯阳为乾而居西北,纯阴为坤而居西南。乾阳下降而夺坤中之阴,故坎中实为月也;坤阴上升而夺乾中之阳,故离中虚为日也。”
从方术仪式方面来看,道教的符箓和内、外丹术皆和《易》道密切相关。符箓是一种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称它可“遣神役鬼”,“镇魔压邪”。《三素篇上〈周易内文〉三甲处》说:“《周易内文》具八极圣祖名上字妙行符。”道教依照《易》造符箓,《道藏》中保存不少以卦命名的符箓。如《八卦内吉凶应箓》将乾卦辞“元亨利贞”书于箓中。又有《东方震符》、《东方艮符》、《西北乾符》、《西南坤符》等等。
炼丹是道教追求达到彼岸世界的主要手段。内丹以人本为鼎炉,以体内精、气、神为药物。外丹是指烧炼矿石药物。无论外丹、内丹,道教皆常以《易》道来阐明丹道。自东汉魏伯阳约《周易》而撰《参同契》,以《易》纳甲之法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要,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侯,后世言修炼者皆祖之。
从道教的政治伦理方面来看,其中也有相当一部是来源于《周易》或是受其影响的。首先是“变革”思想。如太平道的黄巾起义,提出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说明王朝的统治并非永恒,体现了“变革”的思想。这个口号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太平经》中的“通变”思想。《革卦彖》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种思想既是汤武革命的总结,又是以道教为组织形式的黄巾起义的理论前导。其次是戒杀观念。道教认为,修道必须戒杀。《老君五戒》的第一戒即是“不得杀生”。《太平经分别四治法第七十九》也说:“象天治者,仁为生不伤。”天是有仁德的,体天治国,以德为重。这无疑是对《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思想的发挥。最后,在等级观念方面,《太平经》把神与分为八个等级,即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凡民、奴婢。并说神人象天,真人象地,仙人象四时,道人象五行,圣人象阴阳,贤人象山川,凡民象万物,奴婢象草木。《太平经》这种等级划分与《周易》非常接近,透过这一等级差别,可以看出一个天地、四时、五行、阴阳、万物的阶梯。《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太平经》也认为这种等级顺序“犹《易》之乾坤,不可反也”。道出了这种等级观念与《周易》的内存联系。
望采纳 谢谢支持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易”有变易(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1]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2],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3]。传说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古都安阳。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天师后裔、易经专家张金华云:《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易”有变易(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1]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2],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3]。传说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古都安阳。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天师后裔、易经专家张金华云:《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德:人生观价值观,命:机会,机遇,风水:生长环境 积阴德:不要干坏事 读书:有知识有技能
从基本信仰方面来看,以《易》解“道”的现象贯穿于道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其内容涉及了“道”的性状,道的自身运动,“道”与“一”的关系,“道”化生天地万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看来,“道”就是“易”,“易”就是“道”,《老子》的“道”的体系与《周易》的“道”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易”与“道”最终都成为主宰一切的神。这些领悟学堂都有的
详情请见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
周易,是中国文化里面的精髓。
略微了解下即可。若是想深入了解,南怀瑾先生有详细介绍。
周易的作者简单介绍
1. 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他的孙子周公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整理。2. 周易,又称易经,是古代经典之一,传统上认为是周文王姬昌所著。它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经》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每个卦和爻都有相应的解释,主要用于占卜。3. 《周易》本身并未提出阴阳和太极的概念,...
谁可以帮我介绍一下《周易》这本书?
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
周易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周易的作者简单介绍
1、《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2、《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
介绍一下<<周易>>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
什么是周易
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代名词,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知识财富,其中就包括《周易》,那么《周易》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