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爱情就是人际间吸引最烈的形式,是一个体(人)对异性个体产生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或彼此的相爱。研究和观察表明:爱情的动力和本质就是男女之间的 ,是延续种属的本能。简言之,爱情就是异性间的精神欣赏,肉体追求。尽管爱情会凋零,婚姻有不幸,但是,由于爱情具有非常浓郁的神秘、浪漫的色彩,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社会激烈争论的话题,也被世人强烈执著着,绝大多数人把获得爱情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诚如一位名人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是支持世人坚强生存下去的强劲力量。因而,各民族的诗歌都热烈而振奋地赞颂人类爱情的巨大,使它成为源远流长永恒艺术的主题。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立场上,从世间法的眼光看,爱情至少有四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使个体(人)获得生理、心理的快慰和满足;二是爱情以婚姻的形式组建家庭成为人类社会最小的单元体,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三是繁衍后代使人类种属得以延续;四是使人为了获得爱情而努力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务,促进了社会发展。当然,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还会给个体带来诸多好处,这里不再赘述。因此,爱情也是人类社会不应缺少的食粮。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追求理想的爱情、永恒的爱情也就成为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目标。那么,站在洞彻宇宙人生真相的立场,以出世间法的眼光来看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我们本具的佛性说起。佛性本来清净无染,没有男女相,没有五欲,由于无明分别念起产生业识妄相,则有了众生对爱情的迷惑颠倒。由于恋爱者执取的对境是自己能取心识中的爱染相,故,所谓的“爱情”就是恋爱者本人的一种强烈的我执与我爱,是恋爱者,或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最大限度满足的表现。简单说,恋爱者执著所爱的是他自己,是对自己的最大满足。这种一个个体对另一个异性个体的精神依恋和肉体贪著,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生死无明,爱情本身是贪嗔痴的产物,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因、轮回的果。正是因为有了“爱”这种业力,才感召人有了“有、取”,有了“生”,有了死,轮回流转的种子就这样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生生世世染污,深深种埋,并难以清净。由于能所皆妄,本来皆空,因此,爱情是虚幻的。美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只不过是梦中幻影罢了,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终不可得,因而,世上根本没有永恒的爱情,执著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了断 ,才是我们出离生死的根本。诚如以上那位名人所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因此,一个真为众生离苦得乐,发誓成佛的修行者,必定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清醒者、理智者、智慧者,在通达真理中放下对爱情的贪著,并在对异性的精神依恋和肉体执著的桎梏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心灵的自由、欲求的超越、烦恼的解脱,常乐我净理应是行者历劫终不放弃致力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无上目标!爱情的产生是受我们过去世业力的推动呈现的一种因果,从了义上讲有无爱情,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因果虽不可抗拒,却非不可转化。出家、在家学佛,虽果位有高下不同,但绝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全部的佛法,都在力说 乃欲界生死根本,却也非教人一概不娶不嫁,爱情婚姻既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释迦牟尼佛在成家后出家,以示现一生补处菩萨成佛,和大乘经中讲到,佛陀以成家恋爱作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说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这些实例都有其深刻寓义。因此一个学佛修行人,可否有爱情婚姻,完全应该根据行者的具体因缘情况决定。如果你志求高远,特别喜欢清净的梵行,有坚定的行愿力,具有出家的因缘福报,那就彻底了断尘缘,以出家的方式一心一意弘法利生,完成自他二利;如果不能出家,你有得到爱情成家的因缘果报,那就随顺缘起建立家庭。笔者认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应该用智慧去抉择观照,依着菩萨学处,才能正确认识,对待和解决好爱情婚姻这一人生重要关键的问题。要知道:真正的出离是对五欲六尘的不染着,故不论在家、出家,是否拥有爱情婚姻生活,都应本着“无依无著智慧立”的精神勤修戒定慧,放下对一生一切幻相的执著,努力破除我执我爱,将狭义的我爱升华为广义的博爱,在生活中应该常常反观自心,力修不净观、慈悲观、空观等对治贪嗔痴,最好能在认证本觉中,面对任何对境都能随时将心安住法界本体,这是消除贪嗔痴,尽除业障,放下执著,转化习气和 烦恼的最好方法。作为在家学佛者,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更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要立足于“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世出世间法则,积极帮助、照顾、度化好自己身边最亲近、最有缘分的人,如达真上师所言:“结缘是为了了缘,好好地结缘,好好地了缘”。既不能沉溺于爱情,把它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使自己的心相续充满了贪嗔痴慢疑,如此,不但不能生发起出离心,反而会造作种种业,不但不能获得解脱,反而会贻误了完成度化父母众生的大业。但也不能对 的生发、婚姻的存在产生反感,进而采取压抑放弃、置之不理的方式,走进“婚姻恐惧症”和“禁欲”的误区,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和婚姻危机的出现,给对方和家庭带来伤害不幸。要知道:学佛修行放下万缘,不是要人无情,而是要不执着,离开了五欲六尘,也就离开了修行的对境,没有五欲六尘,就没有凡夫,也就找不到佛了。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会能善于利用一切对境和有限的生命时间,来尽快完成自他二利的伟大事业,彻底解决生死的根本大问题。要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观缘起及心离染着,在六尘不染六尘,居五欲不贪五欲,如此经常思惟观察缘起,日久便可融入心无挂碍的心境。在历境练心中,常修爱别离苦,常思苦、空、无常,对世间幻相彻底看破放下,着力磨砺自己的修学功夫,在真正意义上的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的摄持下,借助因缘道用,珍惜缘分,尽职尽责,忠于家庭,忠于爱情,在淡化精神依恋和转化 中好好用功证道。总之,爱情婚姻的本身就是性空缘起,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随缘自在,自在随缘。追逐、放弃爱情都是一种过错,不管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应在智慧摄受下行持佛法。正如上师达真堪布讲的:“有智慧有也行,没有也行;没有智慧有也不行,没有也不行”。感恩上苍我们所拥有的,感恩上苍我们所没有的。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感恩这一切。
学佛法的人怎么看待爱情的?
真正的学佛者,对待爱情的成败,持以平等心,不以得失论英雄。他们相信,爱情的本质并非物质的占有或外在的完美,而是心灵的契合与成长。在爱情中,他们更注重心灵的连接与相互的滋养,而非表面的和谐或物质的满足。学佛法的人在爱情面前,展现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智慧。他们通过佛法的实践,学会了放...
达真堪布:学佛人怎样对待婚姻缘分
4. 堪布提醒,学佛人并非不能离婚,但应避免因自私自利而造成恶果。面对婚姻,应持适度态度,智慧地处理离异与否的问题。5. 堪布提出,在家庭生活中,学佛人应圆融容纳,避免伤害对方,同时不应将学佛修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6. 堪布阐述,有修行的人能够在同一环境中,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心态平和,而...
学佛的人对爱情怎样对待.
对于信佛居士而言,对待爱情的态度应以随缘为主。和尚作为出家修行的僧侣,其生活与修行道路决定了他们对爱情的绝对不涉及与排斥。佛教倡导四大皆空,即看透世间一切的无常、无我、无永恒,追求无念无我,最终达到解脱。综上所述,信佛之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既体现了对于因果、缘分的尊重,也强调了精神层面...
学佛人怎样对待婚姻
我们是学佛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要圆融,要容纳,尽量不要伤害对方。你尽心尽力了,缘分到了,也只能随缘。婚姻的事,有的想结不敢结,有的想离不敢离,心里很痛苦,这也是自己放不下。该结还得结,该离还得离,这是缘分的事。有修行的话就能解决,没有修行的话也改变不了,只能随着缘分走。学佛的人也不是坚决...
喜欢上学佛信佛爱佛的男人'我该如何是好
1. 出家修行人之间的感情是难得的,应当给予祝福。2. 人们常言缘分,实际上两个都信仰佛教的人相遇相爱是非常难得的缘分。3. 真正的信佛之人本就寥寥无几,两个有相同信仰的异性能够相遇并坠入爱河,更是难得。4. 我所认识的信仰佛教的家庭都非常幸福,夫妻双方都是佛教徒,他们懂得因果关系,在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