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mcxyi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2-26 12:03: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该题目下的回答可谓群魔乱舞,有兴趣的自行去围观。

要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至少得跟后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结合到一起去理解。

不过,即使是联系了上下文,由于原著行文简洁,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典范,所以仍然需要向上(古代)溯源或者向下(外延)拓张进行解释(这正是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给人以群魔乱舞错觉的根源)。而向上(古代)溯源最佳方向不是指向《易经》,而是指向每个文字本身。

为何不该指向《易经》,首先,《易经》的两仪四象八卦之递进,最多只是一生二的重复。而有看法认为「三」指的是八卦。具体来说,认为一生二对应两仪生四象(一个爻位变成两个爻位),而二生三对应四象生八卦(两个爻位变成三个爻位)。

虽然以上说法在一二三的递增解释上也通。但古人用八卦,也不过是以之象万物,而非生万物。所以三生万物不能以八卦生万物来取代,更别说如何呼应后一句的「冲气以为和」。

我认为:《道德经》那两句中,「三」字与「和」字是理解的关键,要解释「三」字,得带出半个汉字的数字系统。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和」字。「和」最初是“和味”,亦即食用药膳以调理身体(平衡阴阳、清热驱寒一类)的意思:

关于「和」字,国学大师网如此解释:

其云“金文或从口从木,从木之意不明,殆为禾之形讹”。然而,从时间先后看,「和」字从木的构形比从禾的构形还早,何来“从木者殆为禾之形讹”。

「和」是中医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中医主要典籍《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正是被认为成书于战国年代。是以「和」字的构形演变,很可能与中医理论的发展相关。

《说文》认为「和」为相应之义。然而《黄帝内经》中“和五味、胃中不和、和调于五脏、和其逆顺”等句中的「和」字,皆不适宜解释为“相应”。

以中医发展看「和」字构形变化,春秋战国之交,小诸侯国还很多,而医者还比较少,所以这个阶段有能力延医用药的,都是“食肉者”。这些人最容易患上的病,恐怕是便秘。这类病人,最佳的处理是煎药调理,而且用药几乎全是植物药,甚至多数为木本植物的根类。因此,此时的「和」字从“木”,其构形之意为吃木本植物汤药。

而到战国中后期,诸侯兼并,而医者随着《黄帝内经》等的中医典籍的传播而增多,其时的病患主体,已经从上层贵族,演变为一般殷实家庭。这种情况下,对于多数还完全没有基本中医常识的普通人家来说,因为饮食失节导致的病患恐怕也是比例最高的。而对于这些人来说,调理的最佳办法,莫过于食疗,普及基本的中医常识。而《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禾本科的五谷为主食,是食疗调理的最大前提。因此,后来的「和」字演变成从“禾”。

因此,「和」字的最初含义,即使调理身体以平衡阴阳。亦即调和的含义。而从平衡阴阳,能引申出相应(应和)的含义。

因此,“冲气以为和”一句中的「和」字,就是阴阳两气呈现(动态)平衡。

至于「三」字,若将汉字数字看成一个系统,那么「三」字源于「一」字,理解「一」字,需借助「七」字,而「七」字的含义,又根源于「六」字。所以前面说一个「三」字要理解透,需要带出半个汉字数字系统。

简要的说,「六」字构形为房屋,表达独立空间的含义,由于空间有六面,所以引申出数词“六”,年代久远后,本义湮灭,变成现在所谓的假借用法:

至于「七」字何以为数词“七”,因为「七」为「切」的初文。六面体切去一个小角则成为七面体



由此,「一」字构形除了可表示一根算筹之类的棍状物,还能表示一划,切一刀乃至地平线之类的分界(分隔)线性质的存在。在这基础上,可以引申出独立个体的含义。于是,道生一中的「一」字,可表示某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比如太阳系乃至银河系)。

至于「二」字,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个体。而「三」字,则可理解为三种有机的独立存在,而这种有机关系,在《道德经》中就称为「和」。

关于「一」「二」「三」的更多解释,请参看本人拙作 汉字一到十的写法有何含义? 以及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一(上) ​.

综上,《道德经》的两句原文的最贴切的白话翻译如下:

道的体现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这种独立系统内部必然都含有两种对立性质的存在(一生二),但这两种独立存在却并非相互分离的,而是以不同程度的调和状态存在于该独立系统下的每个个体(二生三)。而这些不同的对立调和的关系,体现在表象上,就形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反过来说,世间的万事万物,内部都有两种对立性质的存在,这两种存在在个体内部是以动态平衡的调和状态存在的。

说句题外话:引申而言,每个个体(人)不同时间的内部平衡也是动态的,而身体生病就是某种程度的失衡。而要保持身体健康,就需要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的内部阴阳平衡。甚至对于工作事业来说,要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也需要保持某种稳定的(思想认识乃至工作状态)平衡。这就是一般所谓的坚持与毅力。

否则,若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那么就算身处同一副皮囊,但昨天、今天、明天的你,都将是不同的一个人。当每天微小的成功不能朝特定的方向累积,那么怎么成就大成功?以上,诸君共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 道生一:这里的“一”代表了初始的混沌状态,是万物之源。它既简单又复杂,既是起点也是终点。2. 一生二:从“一”中分化出了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阴与阳,暗与光,冷与热,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3. 二生三: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第三种状态的产生,即万事万物。在这个阶段,...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道生一」中的「一」象征着「相」,是可被认知、具象的物质世界。这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创世,而是认知层面的创世,即无形的「道」引导着有形的物质世界诞生。然后,「一生二」意味着从「相」中生出「非相」。这里的「二」代表了阴阳、对立面,即相对的、异性等量体。这种非相的出现是被动的...

什么是1生2,2生3,3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1. 原文中的“道生一”,指的是一切万物的初始状态,即太极。太极包含了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2. “一生二”,这里的“二”指的是阴阳两种相对的势力。太极分化为阴阳,阴阳是宇宙中一切对立统一的基础。3. “二生三”...

怎么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表示的市“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章历来争议较多,解释各不相同。一种流行说法是,将“一”理解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阴阳结合后衍生万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可能代表八卦的第一层“两仪”,“二”为八卦的第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