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
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概念。
扩展资料: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是宇宙的对立统一,也是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
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因为《易经》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再夏朝的占书《连山》中。
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一样。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为用。
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阳
世上万事万物都存在于阴阳,白天为阳,晚上阴,女性为阴,男性为阳,太阳为阳,下雨阴天,为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
一、阴阳的内涵
阴阳,指统一、互对及排异的两道体(指一切存在的统称,亦可特指某一具体的存在)。当然,其亦可为阴阳之理的简称,但此定义运用较少。
统一,指阴阳归属于同一道体(即合体)。
互对,指阴阳因具备相反的性质而互相对应。特定的阴,有且仅有唯一的阳与之对应;特定的阳,有且仅有唯一的阴与之对应。
排异,指阴阳依据特定的性质拆分于同一道体,在该性质上,除此阴与阳外,此道体不具备其它的道体——简而言之,合体非阴即阳,非阳即阴。
二、阴阳(一)
能量与道律(指能量所遵循的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相当于“精神”),是最为基础且广泛的阴阳;两者的合体,是为道能。
对道能而言,能量为阳,道律为阴。同根,指阴阳同属于能量或道律或道能;异根,指阴阳分属于能量与道律。
阴阳同根,则可互化(指阴阳相互转化);阴阳异根,则不能互化。阴阳同属于道能,则可进分(指阴或阳可被完整地拆分为一对阴阳);反之,则不可进分。
同衍,指阴阳同步衍化(同生、同长、同衰、同亡);反衍,指阴阳反向衍化(彼长此衰)。
通常而言:阴阳异根,则同衍;阴阳同根,则反衍。在整个衍程中:始终同衍的阴阳,是为同衍阴阳;始终反衍的阴阳,是为反衍阴阳;并非始终同衍或反衍的阴阳,是为杂衍阴阳。
须知杂衍阴阳,在衍程中的特定阶段,可为同衍阴阳或反衍阴阳。故其性质,较为复杂。而为便于阐述,下文中的“阴阳”,通常并不包含杂衍阴阳。
三、阴阳(二)
同性,指阴阳的本质,为同一道体的同一性质;异性,指阴阳的本质,为同一道体的不同性质。
阴阳同性,则从本质上说,彼此只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异,譬如多少、大小;阴阳异性,则相互间存在质的差异,譬如能量与道律、男女。
阴阳同衍,必异性而不可互化;阴阳反衍,必同性而可互化。且阴阳同性,必反衍而可互化;阴阳异性,必同衍而不可互化。
宇宙和阴沌的同衍,须加以阐述:宇宙的性质为“有”,阴沌的性质为“无”;道能从宇宙中归终于阴沌,则宇宙的“有”将减小,而阴沌的“无”,亦将降低。故知两者同步衍化。
四、阴阳的特征
同源,指阴阳衍生于同一道体。
共衍,指阴阳随对方的衍化而衍化,包含同衍与反衍。
互存,指阴阳互相依赖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无阴亦无所谓阳,无阳亦无所谓阴。虽说反衍阴阳,可能彼盛此亡,但所亡者,依旧存在(主观存在)。
对立,指阴阳互不相容,互相矛盾。对立的根源,便在于阴阳同性;若阴阳异性,则不会对立。
相克,指反衍阴阳因对立,而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相消,指反衍阴阳由于相克,而所具备的效应互相抵消。
但凡阴阳,都具备如下特征:统一,互对,排异,同源,互存。
同衍阴阳,则具备如下特征:同衍,异性。
反衍阴阳,则具备如下特征:反衍,同性,对立,互化,相克,相消。
五、阴阳划分
对于阴阳:能量强度大者为阳,小者为阴;道律强度高者为阳,低者为阴。
由于能量为阳,道律为阴,且道律的强度,取决于能量的强度——所以,凡是蕴含能量的阴阳,能量强度大者,必为阳,小者必为阴。
若是仅蕴含道律的阴阳,则道律强度高者为阳,低者为阴。
显然,阳与阴的划分,首先依据于能量强度的大小,其次方为道律强度的高低。
对于可互化的阴阳:一旦阴的能量大于阳,或道律高于阳,则其转化为阳,同时阳转化为阴。若阴阳所蕴含的能量或(和)道律完全相等,则两者互为阴阳。
六、异极同衍(一)
衍化过程中,特定道体在某一反衍阴阳上所达到的极限,是为极点。
通常而言,极点有二:阳极点与阴极点。阳极点,指特定道体阳衍(指在某一反衍阴阳上,特定道体向阳衍化;将使阳长而阴衰)所达到的极限。阴极点,指特定道体阴衍(指在某一反衍阴阳上,特定道体向阴衍化;将使阴长而阳衰)所达到的极限。
须知阳极点与阴极点,实为同一极点;两者混融形成的道体,是为无极点。阴阳极点之于无极点,犹如阴阳极之于无极。
是以至阴必至阳,至无必至有,至小必至大,至低必至高,至虚必至实,至静必至动。
特定道体阳衍达到阳极点,或阴衍达到阴极点,均意味着本轮衍程的终结。
而特定道体在本轮衍程中或消亡时,所衍生的道体(只要其未归终于阴极或阴沌),将进入其它衍程,且其衍向不变(即与特定道体的衍向相同)。
因而,特定道体阳衍达到阳极点,所衍生的道体,在衍程中,将自阴极点阳衍;特定道体阴衍达到阴极点,所衍生的道体,在衍程中,将自阳极点阴衍——此乃异极同衍。
七、异极同衍(二)
下文以无穷大及无穷小为例,加以论述:
无穷大即∞,无穷小即0
设∞-1=∞
则∞-∞=1
即0=1
即0+1=0
因为0+1≠0,所以∞-1=∞不成立,即∞-1≠∞。
解析:
1、若∞-1=∞,则0+1=0——如此,意味着道体不存在生长衰亡;进而可知,无极永恒(始终不变),且除无极外,绝无其它道体存在。显然,其并不客观。所以,0+1≠0,∞-1≠∞。
2、0+1≠0,∞-1≠∞——如此,意味着特定道体可自阳极点阴衍,或自阴极点阳衍。
3、若特定道体自阳极点阴衍,必将衍化至阴极点;若其自阴极点阳衍,必将衍化至阳极点。否则,特定道体将永存不亡——譬如人类将长生不死。
4、任何道体,只能顺衍。特定道体自阳极点阴衍至阴极点后,不可自阴极点阳衍;自阴极点阳衍至阳极点后,不可自阳极点阴衍。否则,特定道体可颠倒衍化次序——譬如动物可死而复生。
5、特定道体自阳极点阴衍至阴极点,或自阴极点阳衍至阳极点,均意味着本轮衍程的终结。
6、宇宙是所有来源于阳极,且未归终于阴极(阴沌)的道能的统称。故宇宙中的道能:均来源于阳极,不会凭空创生;均归终于阴沌,不会凭空消失。所以,宇宙中任何消亡且未归终的道能,必衍化为其它道能,从而继续衍化——且其在衍程中,衍向一如衍生其的道体。
7、特定道体(第1代道体)所衍生的道体(第2代道体),历经衍化后再衍生的道体(第3代道体),如此直至第n(n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代道体——若第n代道体可衍生第1代道体,则上述道体间的衍化,循环往复、永无终结。譬如无极、太极与沌宙的衍化。
八、中正
中正,指介乎阴阳之间,不偏不倚,是任意道体稳性最高的状态。
反衍阴阳相消后:其所属的道体最终显现出阴或阳的效应,是为显效;而最终显效的阴或阳,是为显效阴阳。
显效有显阴(指反衍阴阳相消后,其所属的道体仅显现出阴的效应)与显阳(指反衍阴阳相消后,其所属的道体仅显现出阳的效应)之分。显效的道体,是为显效道体。
对反衍阴阳而言,阴阳因相克而相消:如阴强阳弱,则显阴(阴为显效阴阳);如阴弱阳强,则显阳(阳为显效阴阳)。
显效程度的量度,是为显性。显性有显阴性(指显阴程度的量度)与显阳性(指显阳程度的量度)之分。阳越大于阴,则显阳性越强;阴越大于阳,则显阴性越强。
须知特定道体的显性越高,则越远离中正状态,稳性越低。
中正是阴阳参半的状态——所以,特定道体在此,既显阴,又显阳;既无显阴,又无显阳。犹0既为正数,又为负数;既非正数,又非负数。故处于中正状态的道体,非显效道体,其稳性最高。
中正之道,指相应道体所应当遵循的、使自身处于中正状态的法则。中庸之道,指人类所应当遵循的中正之道。中庸一词,虽出自儒家,然其思想,备于道家。
这其实是八卦阵,诸葛亮布置的,现在演僵尸片的很多道士都是有这个符号,有驱魔之力量。
你指的是性趋向不明还是其它的
对于阴阳的理解?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体现了对立统一的世界观。这一思想认为,阴阳是宇宙中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两个相对的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的哲学具有三个核心特征:统一性、对立性和互变性。在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中,阴阳是数学和占卜的交汇点,是自然界的基因和人工智能的二进制的基础。...
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
阴阳是指统一、互对及排异的两道体,即一切存在的统称,也可特指某一具体的存在。它也可以指阴阳之理的简称,但这种用法较少见。阴阳的统一意味着它们属于同一道体,互对则指它们具有相反的性质并相对应,特定的阴总有唯一的阳相对应,特定的阳也总有唯一的阴相对应。排异意味着根据特定性质,阴阳被...
怎么理解阴阳?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互藏交感,“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
阴阳是指什么
阴阳是指自然界和人体内相互对立、统一、协调的两种基本属性。阴阳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概念,用以描述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自然界中,阴阳代表了天地的变化,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在人体内部,阴阳则反映了身体机能的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阴阳可以理解为以下方面:首先,阴阳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自...
阴阳是什么意思
阴阳,指的是相互对立、统一、互根的两面性事物属性。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阴阳的概念广泛而深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阴阳对立:阴阳代表了事物的两个相反面,如天与地、日与夜、明与暗等。这些相反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构成了事物的矛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