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表示阳盛阶段,阳明为阳气极盛,少阳为阳气衰少阶段
少阴是阴气衰少阶段,太阴是阴气极盛阶段,厥阴为阴尽阳生.
如下:
“四象”一词最先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
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象很象一种动物: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在《黄帝内经》中也作为经络名字出现。 阴虚阳虚是中医用语,针对某些症状而称。
十二经中,三阳哪个阳气最盛,次之,最次;三阴哪个阴气最盛,次之,最次?为什么?六经中,三阳:太阳阳气最盛, 阳明次之, 少阳最次。三阴中:太阴阴气最盛 ,少阴次之, 厥阴最次。
因为它们代表的是阳气和阴气的量的多依少。太阳,太者大也,巨也 ,阳明,明者著也,少者,小也。太阴、少阴厥阴,次类推,厥阴为什么最少最小, 厥者, 尽也, 绝也。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表实证无汗则因外感寒邪,卫气被遏,腠理闭密,毛窍收敛而致,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当用麻黄汤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根据证候特点的不同,阳明病证有阳明经证和腑证之分。
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汤。
若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便成阳明腑证,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3~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可有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
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来”。
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征,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
故治法不若太阳病解表可愈和阳明病“清”、“下”可痊,而须和解少阳,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方如小柴胡汤。
太阴病证
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其表现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
上述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同为里证,只是阳明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表现为虚证、寒证。但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病;太阴病而阳气渐复,亦可转为阳明病。
由于太阴病证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
少阴病证
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从而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
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
此外,少阴病亦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亏于下,心火亢逆于上而成,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症。因此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治疗少阴寒化证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治疗少阴热化证则宜滋阴降火,方如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证
厥阴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如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
如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症状。治当调理寒热,方如乌梅丸。
合病、并病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
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这六者按照阴阳大小怎么排列?
最后是厥阴,代表最小的阴气。在一天的时辰中,按照对应的阴阳气的强弱分布,可以将其分为六个时间段:少阳对应寅卯辰(3am-9am),太阳对应巳午未(9am-3pm),阳明对应申酉戌(3pm-9pm),太阴对应亥子丑(9pm-3am),少阴对应子丑寅(11pm-5am),厥阴对应丑寅卯(1am-7am)。这种排列不仅...
阳明、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厥阴?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经络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阳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术语被广泛使用,以描述人体的阴阳属性与脏腑功能。阳明与太阳、少阳共同构成了阳的序列。阳明位于首位,代表了阳气最盛的状态,类似于人体的巨阳。接着是太阳,其阳气次于阳明,少阳则居第三,阳气较太阳稍...
请问,如何理解中医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1/ 在中医理论中,太阳、阳明、少阳以及太阴、少阴、厥阴是描述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概念。具体而言,太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阳明经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而太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少阴经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厥阴经则包括...
请问,如何理解中医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 手厥阴心包经 2/ 这些经络被划分为阴阳两类,其划分标准在于经络中阳气的多少。太阳经包含的阳气最多,"阳"在这里意味着活力与温煦;阳明经阳气居中;少阳经阳气最少。"少"在这里指的是相对较少。同理,太阴经阴气最少,"阴"在这里表示宁静与凉润;少阴经阴气适中;厥阴经阴气最多,"厥"意味...
什么是太阴,太阳,厥阴,阳明,少阴,少阳,它们是什么关系?
1. 人体拥有十二正经,分布于手、足、脊背,分别为六对,张仲景据此创立了六经辩证法。2. 六经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阳经主外,阴经主内,故从外到内以此排列。3. 太阳经可理解为人体表层,如皮肤;阳明经则涉及肌肉等浅层组织。4. 少阳经介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太阴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