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竟如此简单—程颐《易传》阐述

前文说了程颢,现在说说他弟弟的成就,哥哥今人评说是陆王“心学”,弟弟则是“理”见长,不管是心学和理学,都是为了一个“道”,这和佛家类似,六祖的顿宗,和神秀的渐宗类似,一个强调的是顿悟,一个是慢慢悟。程颢更强调的是心,心无穷大,什么视觉、嗅觉等等都是有限的,心无穷大(和佛教五蕴中色蕴类似),注重对心的解刨,而弟弟程颐则是强调“格物穷理”在于一个格字,也强调先知后行,知为前提,行在知后。(在这里我有必要给大家说下,知和行其实是一样的,我懂了圣人之言,我有了知,才会有识,此时的识和行是一样的,不一定要身体行动才叫行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很多时候我们读了圣人的言论之后,回想以前的事情,恍然大悟,就是这样,相辅相成,无先后),今天我们主要谈谈他对周易的理解。

程颐,字正叔,伊川人,后世称为“伊川先生”,和其兄弟合称“洛学”著书《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等,我们今天主要讲解《易传》此《易传》和孔子的《易传》不同,此《易传》是继王弼横扫象数易之后,魏晋玄黄之风,唐朝的孔颖达《周易正义》也是推崇王弼,李鼎祚则是记述前人易学成就。所以一直经过很多年,易学沉寂几百年都没人去研究易传,或者有研究但是没有著书立说,遇到程颢这样的顿宗,哪里需要写书写下来,完全自己了解,但是后人在研究他或许还是有误解,所以不写书有不写书的好,写书是为了让人知了,是否是自己本意就不得而知,好了我们现在看看程颐的《易传》。(被贬之后,66岁作此书)

开篇: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解析:在解析易传的前提,告诉我们什么是天道,天道的性就是乾,健就是天的一个本性,在后面就是阐述人伦,君臣,父子关系,元,是万物的起始,亨,万物成长,利,万物通达,贞,万物大成,而只有“乾”“坤”两卦才具备,元和利是亨和贞的本体(要成长必须有起始,要成功,必须要通达一切,所以元和利是体,亨和贞是用的结果)

今天我给大家只说乾卦吧,余下的大家参考《程氏易传》,网上查询方便,余卦大多数都差不多,只有乾坤两卦的解释各不同,而乾卦的2.5爻位最为难解,今把王弼、孔颖达、程颐的注解拿出来做一个比较.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疏]“九二”至“利见大人”。○正义曰:阳处二位,故曰“九二”。阳气发见,故曰“见龙”。田是地上可营为有益之处,阳气发在地上,故曰“在田”。且一之与二,俱为地道,二在一上,所以称“田”。“见龙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见大人”,以人事讬之,言龙见在田之时,犹似圣人久潜稍出,虽非君位而有君德,故天下众庶利见九二之“大人”。故先儒云:若夫子教於洙泗,利益天下,有人君之德,故称“大人”。案:《文言》云:“九二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王辅嗣注云:“虽非君位,君之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所以称“大人”也。辅嗣又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是二之与五,俱是“大人”,为天下所“利见”也。而褚氏、张氏同郑康成之说,皆以为九二利见九五之大人,其义非也。且“大人”之云,不专在九五与九二,故《讼卦》云:“利见大人。”又《蹇卦》:“利见大人。”此“大人”之文,施处广矣,故辅嗣注谓九二也。是“大人”非专九五。○注“处於地上”至“唯二五焉”。○正义曰:“处於地上,故曰在田”者,先儒以为重卦之时,重於上下两体,故初与四相应,二与五相应,三与上相应。是上下两体,论天地人各别,但《易》含万象,为例非一。及其六位,则一、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二在一上,是九二处其地上,所田食之处,唯在地上,所以称“田”也。观辅嗣之注意,唯取地上称田,诸儒更广而称之,言田之耕稼利益,及於万物,盈满有益於人,犹若圣人益於万物,故称“田”也。“德施周普”者,下《小象》文,谓周而普遍。“居中不偏”者,九二居在下卦之中,而於上於下,其心一等,是“居中不偏”也。不偏则周普也。“虽非君位”者,二为大人,己居二位,是非君位也。“君之德”者,以德施周普也。《文言》云:“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也。“初则不彰”者,谓潜隐不彰显也。“三则乾乾”者,危惧不安也。“四则或跃”者,谓进退怀疑也。“上则过亢”,过谓过甚,亢谓亢极。“利见大人,唯二五焉”者,言范模乾之一卦,故云“唯二五焉”。於别卦言之,非唯二五而己。故讼卦、蹇卦并云“利见大人”,所以施处广,非唯二五也。诸儒以为九二当太蔟之月,阳气发见,则九三为建辰之月,九四为建午之月,九五为建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建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於此时阳气仅存,何极之有?诸儒此说,於理稍乖。此乾之阳气渐生,似圣人渐出,宜据十一月之后。至建巳之月已来,此九二当据建丑、建寅之间,於时地之萌牙初有出者,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乾卦之象,其应然也。但阴阳二气,共成岁功,故阴兴之时,仍有阳在,阳生之月,尚有阴存。所以六律六吕,阴阳相间,取象论义,与此不殊。乾之初九,则与复卦不殊。乾之九二,又与临卦无别。何以复、临二卦与此不同者,但《易》论象,复、临二卦,既有群阴见象於上,即须论卦之象义,各自为文。此乾卦初九、九二,只论居位一爻,无群阴见象,故但自明当爻之地,为此与临、复不同。

程颐:田,地上也。出见于地上,其德已著。以圣人言之,舜之田渔时也。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大德之君,九五也。乾坤纯体,不分刚柔,而以同德相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王弼: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

孔颖达:[疏]“九五”至“利见大人”。○正义曰:言九五阳气盛至於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注“龙德在天”。○正义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谓若圣人有龙德居在天位,则大人道路得亨通。犹若文王拘在羑里,是大人道路未亨也。“夫位以德兴”者,位谓王位,以圣德之人能兴王位也。“德以位叙”者,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乃能叙其圣德。若孔子虽有圣德,而无其位,是德不能以位叙也。

程颐:进位乎天位也。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

从此几个字句分析来看,王弼有一种虚的东西在里面,更合乎纯道家思维在影响,纯理论的阐述,孔颖达注重的是卦之间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去阐述,里面有汉代卦气说的影响,而程颐更倾向于儒家思想在里面,从人伦方面阐述,我们今天不论谁对谁错,只能说孔子写这些不知道谁能真正的反应出来,或许都有,或许都没有,但是大道,不需要言,至知即可,无需多言。我今天之所以拿出这三家之言做比较只是说明一个事情,三家都欲摆脱汉代易学的窠臼,除了孔颖达有所牵连,其他两家都是摆脱象数易而解释易传,本来无措,但是“易”本卜筮,孔子只是借周易表达世间大道,汉代只不过为了恢复卜筮的“真理”,到了唐宋变成了心、理之意,这也正是文化发展的脉络,不然何来创新和传承呢?
mcxyi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4-12-28 03:03: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前文说了程颢,现在说说他弟弟的成就,哥哥今人评说是陆王“心学”,弟弟则是“理”见长,不管是心学和理学,都是为了一个“道”,这和佛家类似,六祖的顿宗,和神秀的渐宗类似,一个强调的是顿悟,一个是慢慢悟。程颢更强调的是心,心无穷大,什么视觉、嗅觉等等都是有限的,心无穷大(和佛教五蕴中色蕴类似),注重对心的解刨,而弟弟程颐则是强调“格物穷理”在于一个格字,也强调先知后行,知为前提,行在知后。(在这里我有必要给大家说下,知和行其实是一样的,我懂了圣人之言,我有了知,才会有识,此时的识和行是一样的,不一定要身体行动才叫行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很多时候我们读了圣人的言论之后,回想以前的事情,恍然大悟,就是这样,相辅相成,无先后),今天我们主要谈谈他对周易的理解。

程颐,字正叔,伊川人,后世称为“伊川先生”,和其兄弟合称“洛学”著书《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等,我们今天主要讲解《易传》此《易传》和孔子的《易传》不同,此《易传》是继王弼横扫象数易之后,魏晋玄黄之风,唐朝的孔颖达《周易正义》也是推崇王弼,李鼎祚则是记述前人易学成就。所以一直经过很多年,易学沉寂几百年都没人去研究易传,或者有研究但是没有著书立说,遇到程颢这样的顿宗,哪里需要写书写下来,完全自己了解,但是后人在研究他或许还是有误解,所以不写书有不写书的好,写书是为了让人知了,是否是自己本意就不得而知,好了我们现在看看程颐的《易传》。(被贬之后,66岁作此书)

开篇: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解析:在解析易传的前提,告诉我们什么是天道,天道的性就是乾,健就是天的一个本性,在后面就是阐述人伦,君臣,父子关系,元,是万物的起始,亨,万物成长,利,万物通达,贞,万物大成,而只有“乾”“坤”两卦才具备,元和利是亨和贞的本体(要成长必须有起始,要成功,必须要通达一切,所以元和利是体,亨和贞是用的结果)

今天我给大家只说乾卦吧,余下的大家参考《程氏易传》,网上查询方便,余卦大多数都差不多,只有乾坤两卦的解释各不同,而乾卦的2.5爻位最为难解,今把王弼、孔颖达、程颐的注解拿出来做一个比较.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疏]“九二”至“利见大人”。○正义曰:阳处二位,故曰“九二”。阳气发见,故曰“见龙”。田是地上可营为有益之处,阳气发在地上,故曰“在田”。且一之与二,俱为地道,二在一上,所以称“田”。“见龙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见大人”,以人事讬之,言龙见在田之时,犹似圣人久潜稍出,虽非君位而有君德,故天下众庶利见九二之“大人”。故先儒云:若夫子教於洙泗,利益天下,有人君之德,故称“大人”。案:《文言》云:“九二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王辅嗣注云:“虽非君位,君之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所以称“大人”也。辅嗣又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是二之与五,俱是“大人”,为天下所“利见”也。而褚氏、张氏同郑康成之说,皆以为九二利见九五之大人,其义非也。且“大人”之云,不专在九五与九二,故《讼卦》云:“利见大人。”又《蹇卦》:“利见大人。”此“大人”之文,施处广矣,故辅嗣注谓九二也。是“大人”非专九五。○注“处於地上”至“唯二五焉”。○正义曰:“处於地上,故曰在田”者,先儒以为重卦之时,重於上下两体,故初与四相应,二与五相应,三与上相应。是上下两体,论天地人各别,但《易》含万象,为例非一。及其六位,则一、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二在一上,是九二处其地上,所田食之处,唯在地上,所以称“田”也。观辅嗣之注意,唯取地上称田,诸儒更广而称之,言田之耕稼利益,及於万物,盈满有益於人,犹若圣人益於万物,故称“田”也。“德施周普”者,下《小象》文,谓周而普遍。“居中不偏”者,九二居在下卦之中,而於上於下,其心一等,是“居中不偏”也。不偏则周普也。“虽非君位”者,二为大人,己居二位,是非君位也。“君之德”者,以德施周普也。《文言》云:“德博而化。”又云:“君德也。”是九二有人君之德也。“初则不彰”者,谓潜隐不彰显也。“三则乾乾”者,危惧不安也。“四则或跃”者,谓进退怀疑也。“上则过亢”,过谓过甚,亢谓亢极。“利见大人,唯二五焉”者,言范模乾之一卦,故云“唯二五焉”。於别卦言之,非唯二五而己。故讼卦、蹇卦并云“利见大人”,所以施处广,非唯二五也。诸儒以为九二当太蔟之月,阳气发见,则九三为建辰之月,九四为建午之月,九五为建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建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於此时阳气仅存,何极之有?诸儒此说,於理稍乖。此乾之阳气渐生,似圣人渐出,宜据十一月之后。至建巳之月已来,此九二当据建丑、建寅之间,於时地之萌牙初有出者,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乾卦之象,其应然也。但阴阳二气,共成岁功,故阴兴之时,仍有阳在,阳生之月,尚有阴存。所以六律六吕,阴阳相间,取象论义,与此不殊。乾之初九,则与复卦不殊。乾之九二,又与临卦无别。何以复、临二卦与此不同者,但《易》论象,复、临二卦,既有群阴见象於上,即须论卦之象义,各自为文。此乾卦初九、九二,只论居位一爻,无群阴见象,故但自明当爻之地,为此与临、复不同。

程颐:田,地上也。出见于地上,其德已著。以圣人言之,舜之田渔时也。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大德之君,九五也。乾坤纯体,不分刚柔,而以同德相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王弼: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

孔颖达:[疏]“九五”至“利见大人”。○正义曰:言九五阳气盛至於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注“龙德在天”。○正义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谓若圣人有龙德居在天位,则大人道路得亨通。犹若文王拘在羑里,是大人道路未亨也。“夫位以德兴”者,位谓王位,以圣德之人能兴王位也。“德以位叙”者,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乃能叙其圣德。若孔子虽有圣德,而无其位,是德不能以位叙也。

程颐:进位乎天位也。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

从此几个字句分析来看,王弼有一种虚的东西在里面,更合乎纯道家思维在影响,纯理论的阐述,孔颖达注重的是卦之间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去阐述,里面有汉代卦气说的影响,而程颐更倾向于儒家思想在里面,从人伦方面阐述,我们今天不论谁对谁错,只能说孔子写这些不知道谁能真正的反应出来,或许都有,或许都没有,但是大道,不需要言,至知即可,无需多言。我今天之所以拿出这三家之言做比较只是说明一个事情,三家都欲摆脱汉代易学的窠臼,除了孔颖达有所牵连,其他两家都是摆脱象数易而解释易传,本来无措,但是“易”本卜筮,孔子只是借周易表达世间大道,汉代只不过为了恢复卜筮的“真理”,到了唐宋变成了心、理之意,这也正是文化发展的脉络,不然何来创新和传承呢?

程氏易传程氏易传述评

程颐的《易传》,又名《伊川易传》或《周易程氏传》,是他于涪陵谪居期间完成的作品,元符二年(1099年)一月完成并撰写了序言。这部著作虽然创作时间短暂,但凝聚了程颐一生对《易经》的深入研究。他早年受教于周敦颐,以“深明易道”闻名于张载,后来在洛地讲学,主要传授《易》学。程颐在六十五岁高龄...

周易竟如此简单——来知德易学浅析(2)

第一层原因,易的本质是卜筮,他老人家的观点;第二层原因,朱熹说易是到了孔子之后才有哲学思想,只阐发义理方面的东西,大家可以参看前文和《周易本义》,完全剥离了汉代的象数易思想,而来知德认为周易不能脱离象,有象也必有数,象数一体,所以在自己的书籍《周易集注》里面重新著《易传》,我们...

周易竟如此简单----周易预测基本方法,大衍筮法

第一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解:这句话是说你拿50根筷子(有条件的可以网上购买蓍草),然后取出一根放到前面,这一根表示的是太极(象征乞神)。第二步:分而为二以象两。解:把剩余的四十九根随意的分成两份,这象征着两仪。第三步:挂一以象三。解:从左手中取出一根,象征天、地...

程氏易传的程氏易传述评

程颐《易传》又叫《伊川易传》或《周易程氏传》,是程颐在涪陵写成的。程颐谪涪后即开始著《易传》一书,元符二年(1099年)正月书成并为之作序。《易传》虽然只写了一年,但是他对《易经》的研究,则是穷尽了毕生的精力。程颐早年就受《易》学于周敦颐,其后即以“深明易道,吾所弗及”而见称于...

程颐《易》学思想研究内容简介

在宋学和宋代理学的璀璨星河中,程颐的《易》学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程氏易传》作为中国古代义理《易》学派的代表性作品,堪称《易》学史上的里程碑。朱伯岜先生高度评价《程氏易传》,将其置于王弼《周易注》之后,体现了其在《易》学理论上的深远影响。程颐,字正叔,又名伊川先生,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