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古人名字的字数都挺有意思的,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单字或双字的名字,就比如乱世三国都是单字,曹操、董卓、张飞等,而后来比如唐宋时期就没那么集中,双字的也非常多,李世民、辛弃疾、房玄龄与杜牧、王勃、杨炯,都是这一时期的。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王莽新政倡导的一条就是“去二名”的政策,就是说,国家有规定,谁都不允许取两个字的名,如果你之前是两个字,那就必须去掉一个,如果你犯了罪,那么会恢复你之前的两个字,用以表示处罚。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士族出身的人叫做王某某、张某某,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犯过罪,要么是自己偷偷地没有改名。但是毕竟律法如此,没有改的情况可能性比较低。
而在此之前,单字或双字是通行的,比如商周时期人们喜欢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比如太甲、沃丁等。春秋战国则是习惯于在姓与名中间加一个“不”,吕不韦、申不害等,而这个习惯一直到东汉还有,除此之外,春秋时期还有加“之”的,烛之武、介之推(又称介子推)。那段时期,人们取名其实是非常随意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翻字典查古籍,基本上看到什么就叫什么,像是孔丘、墨翟、李耳,很随意的。
而从王莽实行的律法开始,一直到隋朝时期,基本上人们都是单字的名,但这其实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人名中看出来的,还有很多史书无法记录的平民,我们无从得知他们是不是也叫两个字。王莽那道律法针对的是士族,要取单字名,双字表字,可以说是将阶级很明显地划分开了。三国的吕布、郭嘉、孙权、周瑜,都是单字,魏晋南北朝的嵇康、卫阶、山涛等,但也有王羲之、刘义龙、祖冲之等三个字的,但是这些都是在原本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有之、玄、法、道等。毕竟王莽时代已经过去,最初为了避讳采用的这条规则,也被五胡乱华给打破了。
再后来,基本上都是单字双字并行的年代了,只是在明清时期,基本上都是双字居多,采用双字名的人数逐步上升到了六七成,朱允炆、蒲松龄、黄宗羲等。王莽时期,为了避免人们随意取名犯了先人的名字,制定了只可取一个字的规定,只是最终随着时代的结束,人们还是逐步恢复到了单双并存的时代,现在甚至还有取三个字四个字的。
古人取名有什么讲究?为什么有时候单字多有时候双字多?
那段时期,人们取名其实是非常随意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翻字典查古籍,基本上看到什么就叫什么,像是孔丘、墨翟、李耳,很随意的。而从王莽实行的律法开始,一直到隋朝时期,基本上人们都是单字的名,但这其实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人名中看出来的,还有很多史书无法记录的平民,我们无从得知他们是不是也...
以前古人是如何取名的?古代人取名字的学问
古人在取名时,会根据家族中的排行来命名。这并非如张三、李四那样简单粗略,而是依照伯、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列。例如,汉高祖刘邦在家中排行第四,因此得名刘季。后来他建立汉朝,才改名为刘邦。【二】信仰取名 随着宗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许多信徒在给孩子取名时会融入宗教元素,以示对信仰的忠诚。例...
古人在取名字上有什么讲究?如题谢谢了
3. 八字和命理:古人在取名时还会考虑个人的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以期望通过名字的五行属性来调和个人的八字,增强运势,带来吉祥。4. 传统文化元素:古人取名时常借鉴诗词典故、历史人物、文化符号等,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例如,名字中常会出现“文”、“武”、“书”、“礼”...
古人在取名字上有什么讲究?如题 谢谢了
以下是一些古人在取名字上的常见讲究:1. 五行相生相克:古人认为名字和人的五行属性有关,需要考虑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例如,如果人属水,那么名字中最好不要出现金,因为金克水;但是可以出现木或火,因为木和火能够生水。2. 字义含义:古人认为名字的字义要与个人的性格、命运相吻合。例如,如果人的...
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特别注意名字的谐音,古人特别喜欢那些听起来清脆并且读起来顺口的名字,除此之外,古人往往会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中取名。“名”,往往是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帮其取的;而“字”则是在孩子成年之后取的,古时人们常常喜欢用姓氏加上名和字来代指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