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怎么产生形成的?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里展现的是乾元变化、万物化生的宇宙起源和变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继续不断地提出和丰富儒家的宇宙学说。如汉唐诸儒将太极规定为“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宋初周敦颐则将《周易》的学说作进一步的发挥,他所作的《太极图说》,即建立起一个十分完整的宇宙起源学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这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论,尽管它的目的似在于为儒家伦理完成其“寻源探本”的工作,即其自然法则是服务于人文法则。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宇宙论体系,并能引导人们对宇宙演化生成作出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南宋朱熹曾对宇宙自然的化生过程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他所提出的天体演化学说,包含了更多的科学思想内容。他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在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据科学史家证明,朱熹在此所论述的宇宙演生过程,是一种极有科学价值的天体演化说。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天体演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推测太阳系的形成,在西方关于天体演化学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发现他们的想法非常接近,只是朱熹的学说要早产生数百年之久。由此可见,尽管《周易》、周敦颐、朱熹等在讨论宇宙起源等自然科学问题时,均是为了论证仁义道德的人文法则与宇宙天地的自然法则的根本一致,但是他们提出的有关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的学说,已经具有了大量科学思想的内容。
mcxyi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2-24 01:57: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里展现的是乾元变化、万物化生的宇宙起源和变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继续不断地提出和丰富儒家的宇宙学说。如汉唐诸儒将太极规定为“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宋初周敦颐则将《周易》的学说作进一步的发挥,他所作的《太极图说》,即建立起一个十分完整的宇宙起源学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这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论,尽管它的目的似在于为儒家伦理完成其“寻源探本”的工作,即其自然法则是服务于人文法则。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宇宙论体系,并能引导人们对宇宙演化生成作出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南宋朱熹曾对宇宙自然的化生过程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他所提出的天体演化学说,包含了更多的科学思想内容。他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在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据科学史家证明,朱熹在此所论述的宇宙演生过程,是一种极有科学价值的天体演化说。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天体演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推测太阳系的形成,在西方关于天体演化学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发现他们的想法非常接近,只是朱熹的学说要早产生数百年之久。由此可见,尽管《周易》、周敦颐、朱熹等在讨论宇宙起源等自然科学问题时,均是为了论证仁义道德的人文法则与宇宙天地的自然法则的根本一致,但是他们提出的有关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的学说,已经具有了大量科学思想的内容。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究竟源起何处?

1. 《易经》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河图和洛书,以及伏羲的八卦符号。这些早期元素随后发展出了《连山》和《归藏》,但这两部作品现已不存。2. 最终形成了由西伯侯主导编纂的《周易》。据说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们对卦辞进行了阐释,编成了《十翼》。3. 从《易经》的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

《易经》是怎样形成的

《易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汉书·艺文志》中说:“人更三世,世历三古。”聪明的伏羲观察山川地理的变化,观察鸟兽身上的纹理与地上万物生长的情况,创造出阴(- -)阳(—)两种符号组成的人与自然模拟的八卦图。八卦图从空间上看,它们的阴阳相互对立;从时间上看,四时周而复始。于是...

《易经》是怎样形成的

6. 通常认为,周易是由伏羲创造,周文王和周公进行阐述,再到孔子及其学生整理注释补全而形成的。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究竟源起何处?

最初的《易经》发源是于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伏义八卦的符号文字,之后产生了《连山》《归藏》但是这两个早已消亡。再之后由西伯侯主编了《周易》。听说到后来孔子与其说徒弟作掌握卦卦辞即《十翼》。从《易经》的形成迄今巳有数千年历史文化。《易经》的由来是中国古代人“仰观天象,俯察自然地理,...

《周易》的成书过程是什么?

从而形成了《周易》哲学。这是一个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是《周易》哲学形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没有《易传》的理论说明,《易经》就失去了灵魂;没有《易经》的存在,也许不会有《周易》哲学的产生,并且《易传》的理论也失去了它的一个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即预测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