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难掌握吗?

《易经》难掌握吗?
mcxyi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2-25 00:48: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你掌握了,你就是神了!整个世界都没人能掌握它,最多说自己对《易经》有了解或者是有一定的研究!这是关于他的一点资料,你看看:《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於《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被介绍到西方。《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於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於《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後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也有几种解释: 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日月为易,象徵阴阳。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易是占卜之名。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後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编辑] 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 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後,《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编辑] 现代的说法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後,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後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至於《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於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3][编辑] 流传与学派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後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後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後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徵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著重将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後者如京房、邵雍。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後,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4],从《京氏易传》出现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编辑] 结构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粤音:淆,肴,肴)。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後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7�1)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现时便已经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後人的诠释。[编辑] 八卦 主条目:八卦下面的图表列举了八卦和六十四卦,并依据现代的二进制,从最底的爻算起,以 1 代表阳,0 代表阴。八卦卦名卦像自然性情家族方位二进制乾天健父西北111兑泽悦少女西110离火丽中女南101震雷动长男东100巽风入长女东南011坎水陷中男北010艮山止少男东北001坤地顺母西南000[编辑] 六十四卦 主条目:六十四卦
坤(地)
艮(山)
坎(水)
巽(风)
震(雷)
离(火)
兑(泽)
乾(天)←上卦
↓下卦

11.地天泰

26.山天大畜

5.水天需

9.风天小畜

34.雷天大壮

14.火天大有

43.泽天夬

1.乾为天
乾(天)

19.地泽临

41.山泽损

60.水泽节

61.风泽中孚

54.雷泽归妹

38.火泽睽

58.兑为泽

10.天泽履
兑(泽)

36.地火明夷

22.山火贲

63.水火既济

37.风火家人

55.雷火豊

30.离为火

49.泽火革

13.天火同人
离(火)

24.地雷复

27.山雷颐

3.水雷屯

42.风雷益

51.震为雷

21.火雷噬嗑

17.泽雷随

25.天雷无妄
震(雷)

46.地风升

18.山风蛊

48.水风井

57.巽为风

32.雷风恒

50.火风鼎

28.泽风大过

44.天风姤
巽(风)

7.地水师

4.山水蒙

29.坎为水

59.风水涣

40.雷水解

64.火水未济

47.泽水困

6.天水讼
坎(水)

15.地山谦

52.艮为山

39.水山蹇

53.风山渐

62.雷山小过

56.火山旅

31.泽山咸

33.天山遯
艮(山)

2.坤为地

23.山地剥

8.水地比

20.风地观

16.雷地豫

35.火地晋

45.泽地萃

12.天地否
坤(地)六爻是从最底向上数的,最底下称为「初」,接著是「二、三、四、五」,最顶称为「上」。另外,最顶两爻代表「天」、中间两爻代表「人」、最底两爻代表「地」,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编辑] 易与哲学 [编辑] 易与二进制 在十八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以二进制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莱布尼茨在《致德雷蒙信》中指出,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图形,恰恰与他在二十多年前发明的二进位计数法相类似:阴爻-- 可以用0表示,阳爻—可以用1表示。坤 000艮 001坎 010巽 011震 100离 101兑 110乾 111莱布尼茨又说以0和1二数可以表示万物,一如易经中阴爻--,阳爻-生生不息,滋生万物。 000000 为六十四卦中的坤坤; 000100 为六十四卦中的坤震; 111111 为六十四卦中的乾乾; 注:莱布尼茨所讲以0和1二数表示万物和易经六十四卦并无关系。莱布尼茨还进一步附会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创造世界,坤 000:为天地洪荒,万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为天地同在……第七日乾 111:乃万物具备,是为主安息日。1

其实我们现在研读《易》首先就要摆正心态,不要想着从中寻找过去未来之类的想法,而是他的哲学道理。

相当难、根本就看不懂

关于易经

很多初学的朋友跟我说,读《易经》太难了,看着像“天书”一样,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易经》虽然看起来玄奥,也不见得真的读不懂。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步骤,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要进入《易经》的世界,必须做的第一步就是熟识基本卦。所谓基本卦,是指八个三爻卦,就是我们经常...

易经原本很简单: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不懂

《易经》之所以难记,是因为其叙述直接但逻辑关系不够清晰;难懂则是因为用词简练,比喻深刻,道理复杂;而难以应用的原因在于其内容广泛,读者往往难以将其中的道理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尤其是不能简单地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对应。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导致民间对《易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和误读...

易经好不好学?

不易学。学习这个首先我们的思维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依照平时逻辑思维,那么肯定学不通,如果在师父指导下运用其他思维去学习,那么很容易学通。这就是易经说的阴决定阳的理论。所以说学习任何东西,找到方法了,就相当于找到了那个大门,不然一直在门外转悠,那么肯定是不行的。《易经》是古人为预测未来...

易经好不好学啊

然而,真正让易经难学的是卦与卦之间的规律和演化。这种规律和逻辑的掌握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实践。三千年来,无人能够完全推演易经,这反映了其复杂性和深邃性。易经虽然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时空背景,但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使得转变和应用都变得极为困难。尽管如此,易经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

都说《易经》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易经》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学,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有人觉得难,我认为大致难在以下三方面。一、《易经》覆盖领域广,对读者要求高 《易经》蕴含着深刻自然法则与和谐辩证的哲学思想,其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和科学等诸多百科式的方方面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