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很难学。
一方面年代久远,我们无法得知它的思想全貌。
另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中,易经早已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
远远望过去,易经就像是一根苍天大树,走进一看,你又会发现,其实易经已经分化成两棵树,一颗“象数”之树,一颗“义理”之树。但由于年深日久,早已盘根错节,让人误以为是一体的。
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为什么象数派跟义理派研究的对象都是易经,但他们的语言体系完全不同,各有各的说辞,又互相看不上眼。
毕竟,他们的根是易经,但几千年下来,早已分化,各成一派。他们间没有优劣,相反的,这恰好是易经生命力的体现。
众所周知,我是偏向于义理派,但我又不是虔诚的义理派信徒,毕竟,义理派在我看来,也有问题。
今天我就跟你聊聊,传统义理派都有哪些问题。
准确的说,义理派是晚于象数派,孔子的《易传》将易经纳入哲学范畴后,义理派才逐渐发展起来。
义理派研究的是易经的哲学思想。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传统义理派也发明了属于自己的解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比应”跟“中正”。
先说“比应”,“比”是说相邻的两爻是比,“应”是说上下两卦的对应关系。
比如初爻处于下卦的第一爻,四爻处于上卦的第一爻,所以初爻跟四爻,因为位置的特殊性,他们相应。
紧接着,如果相应的两爻,刚好是阴阳互补,那就是正应,否则就是敌应。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初九跟六四,一阴一阳,所以他们是正应,初九跟九四、初六跟六四,就是敌应,因为他们没办法阴阳互补。
传统义理派认为,比应会影响一个爻位的吉凶。
“比”好理解,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临近什么爻,就相当于你交往了怎样的朋友,吉凶自有公论。
但“应”就有点尴尬了。
我们普遍把六爻看成是社会不同阶层上的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理解。
二爻跟五爻是能解释得通,二爻是下卦的核心人物,五爻是整个卦的核心人物,两个核心人物决定了卦的整体吉凶。
但初爻跟四爻,三爻跟上爻,就很难理解了。
比如初爻,这个位置上的人,可以理解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而四爻是朝中大员,这两者如何能联系得上呢?
三爻跟上爻也是,如果不是他们位置上的对称性,他们又有什么关联?
“应”的分析方法,是从卦象本身的对称性入手,却忽略了真实可能发生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否可以打上大大的问号呢?
如果说“应”的分析方法有瑕疵,那“中正”的分析方法,就更严重了。
义理派认为,“中”最吉,“正”次之。中就是二爻跟五爻,因为他们分别是下卦跟上卦的中心爻位,有中庸之德,做事不偏不倚,所以能吉。
这个我本人也是比较认可,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
但“得正”就尴尬了。传统义理派认为,不仅爻有阴阳,爻位也有阴阳。奇数的爻位是阳,偶数的爻位是阴。
所以,初爻是第一爻,所以是阳位,二爻是第二爻,所以是阴位,以此类推,三爻是阳位,四爻是阴位等等。
然后传统义理派又补充道,阳位上也是阳爻,就是得正,阴位上也是阴爻,也是得正。
所以,初九、九三、九五得正,六二、六四、上六得正,得正说明行为举止合乎道义,所以吉利。
相反,就是不正。
乍一看好像对,仔细看,就不对了。
因为二跟五爻,不管正不正,都吉,前面说了,二跟五得中,得中优先级最好,已经吉了。正不正无所谓,反正可以自圆其说。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三、四这两爻。
我们知道,三四两爻处于上下卦的交际,是全卦变数最大、前途未卜的位置。
三爻处于下卦的极端,物极必反,穷途末路,他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鱼跃龙门,取代四爻。
四爻更难,他既要提防三爻,也要伺候好五爻,因为五爻是君主,伴君如伴虎。
所以三爻跟四爻,都很难大吉大利,跟他得不得正,关系不大。
但九三、六四分明就是得正了。得正了,结果却凶,那不是打脸么?
传统义理派要自圆其说,就不得不给他俩抹黑。
先说九三阳居阳位,性格刚暴,所以不吉。前面才说阳居阳位是得正,转眼又得出相反的结论,还扯上了性格刚暴?心疼九三3秒钟。
再说六四,他们会说六四阴居阴位,能力不济。六四也难逃背锅啊,再心疼六四4秒钟。
说到这里,你也应该明白了,“比应”跟“中正”这些传统义理派赖以生存的研究方法,是有明显的漏洞,他们更看重卦爻的对称性,而忽略了实际情况。
为了弥补这些硬伤,他们势必要发明更多的分析方法来打补丁,比如互卦等等。
我也不得不传统心疼义理派3秒钟了。
现在都21世纪了,我们既不是谁的信徒,也不是谁的奴隶,为何还要背着这些沉重的包裹,负重而行呢?
存在不一定合理!
复杂且合理性存疑的分析方法,让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分析方法是对的,不得不发明新的分析方法来打补丁。
而真正的卦义,多少人会真正在乎呢?
摆在我们眼前的易经,早已是打满了补丁的易经,圣人的教诲,反而会被湮灭。
其实这个问题自古有之。
程颐在解释比卦六三时说道:三不中正,而所比皆不中正。四阴爻而不中,二存应而比初,皆不中正,匪人也。
董业铎先生在《知人善处,比不自失——周易比卦经传文字解读》一问中提出程颐的矛盾之处。董先生说:言四不中也还勉强,言二不中正则甚无道理。
是啊!甚无道理。
六二既中且正,程颐为了自圆其说,非说他不中不正,这真是无稽之谈!
程颐可算是周易大师了,可他也没办法解决传统义理派解经方法上的硬伤。
说到这,你会不会很纳闷,这么不合理,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对!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奥卡姆剃刀定律提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如无必要,也不要去增加无谓的解经方法,那我们离经典的要义,也就近了。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道: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易经的真正要义,我们尚且要学会灵活变通、与时偕行,何况于这些本就“非法”的解经手段呢?
那我们应该如何解经?
我觉得,学好历史是关键,学好历史,可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回中古文王的时代。
去感文王所感,忧文王所忧,去思考文王为何要演周易,他的初衷是什么?
圣人可以成为圣人,经典可以成为经典,肯定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他们所在时代的局限性,而是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全人类的命运。
学易经,我觉得眼界要放宽点,视野要放远点。
具体到解经上,我们尽量不要过度解释经义。
我们就从卦象入手,64卦,相当于64种不同的历史情境。
一卦6爻,象征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都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结果又是怎样的,易经的告诫又是什么?
我们以此着手,以求一步步走进易经的世界。
不穿凿附会,也是对经典的尊重,不是么?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易经》的特点之一,因为记录的文字少而精,它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乾卦中,卦辞就讲了“元亨利贞”四个字,原本是指种子从发芽、开花、结果、然后保持到再一次发芽需要的这段时间的坚持。却可以引申到人生中的很多方面,比如品德的修养,技艺的提高,身体的锻炼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引用“元亨利贞”这个自然现象来解读做人做事的智慧。所以学习好《易经》还要更多的感悟。
最主要的是因为难。因为它存在的年代非常久远,很少有人能研究透彻。所以十分难学。
因为《易经》非常的枯燥,所以很少有人感兴趣。
为什么古今中外圣贤,伟人都喜欢《易经》
因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儒家,道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部分发端于易经
“易经”的来龙去脉?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
你见过的精通《易经》的高手都高到什么程度?
陈抟陈抟一开始只是个落第的书生,后来看开世事,开始研究《易经》,几十年的努力,让他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在世时,指点过无数人,帮他们化解灾难,抑或是帮人解惑。其实《易经》看上去难,学起来容易,想要精通却又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古至今学习的人有很多,真正能被称为精通的就只有那么数十人...
易经在国学中为何被尊为群经之首?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哪本书会如《易经》这样长期被无数的智者们关注;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易经》这样,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如此重大的深远影响。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易经就已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从两汉到魏晋,易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隋唐到宋元,易经的发展进入最鼎盛的时期,...
郑永强的个人简介
陕西咸阳人,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从上世纪八十年 始潜心研究《易经》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遍访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博览古今中外科学名著,研究传统玄学文化哲学原理,1994年开始办班讲学,在西科大、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学办班。二十一世纪初成功地创立了《自然语理论体系》一扫...